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人機互動設計

Course Nam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請注意:1) 雖然課綱以中文介紹內容,但是這門課會以英文授課。2) 本課程只開放給數位內容大學部的同學修課。

Note: This course will be taught in English.

 

人機互動設計課程的目標是藉著授課及作業幫助同學了解人及產品的互動過程,藉以理解如何設計出最佳的互動方式。這裡所指的「產品」泛指一切在周圍環境中由他人所設計,安排,製作的出來的物體,數位內容或服務。主要的內容有下面幾個單元:

  1. 「互動」概念的本質
    不管是什麼樣的互動,都必須經過介面(interface),都有某些相通的概念及元素。透過介面來互動是世界運作的基礎之一。課程將會從解析的觀點解釋各種介面概念的共同點,如何構成人機互動的基礎,以及人機互動概念如何應用到各種現象之中。

 

  1. 人機互動的心理學基礎
    「人」是人機介面的主體,但是人在互動時受到什麼樣的限制?人在處理介面和互動歷程中的資訊時,遵循什麼樣的原則?互動的心理歷程是什麼?本單元從視覺心理學出發,介紹各種相關的知覺,記憶,認知心理學原則以及人因工程定律。

     
  2. 人機互動和溝通傳播之間的關係,包括古典的傳播理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溝通原則,以及這些原則如何成為人機互動之中的潛在規則;如何應用這些原則來理解互動中產生的結果或錯誤。

 

  1. 人機互動設計的脈絡,包括基礎的設計研究方法,資料呈現方式,如何從資料中深化對使用者(人)及功能(機)雙方面的了解。

 

  1. 人機互動設計的方法及工具,包括常用的作業分析工具,設計的主軸及目標,以及什麼是「直覺」的設計。這個單元也會討論到人機介面的設計元件,如圖像介面元素及規則,資訊可視化,感性設計,資訊架構學。

 

  1. 人機互動的原型及評估。原型是一種驗證及優化的手段,在人機互動設計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靈活運用。有效的原型必須配合有效的評估。本章節會介紹不同的原型技術及不同的評估方法。

 

  1. 新的人機互動方式及科技,包括元宇宙(Metaverse)的基礎科技如Virtual Reality (VR), Augmented Reality (AR),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BCI) 以及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對人機互動未來的發展的影響。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針對數位內容學程的碩士班及學士班同學。在課程完成後,同學們會

    • 了解人機互動的原理及運用,作為數位媒體的基礎
    • 了解人機互動的架構,設計過程及價值,
    • 應用課程內容於日常生活中對現象的觀察理解
    • 應用課程內容於專業上的設計製作,
    • 了解新的互動科技,對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課程簡介

    老師與課程內容

    主要活動及如何計算成績

    彼此的期望

    什麼是介面?什麼是互動?

    講課

    3

    3

    2

    人機互動概論

    溝通

    互動的條件和可能性

    溝通是人跟人的互動

    人跟人的介面:溝通

    基本溝通理論

    溝通作為互動方式的性質

    人機介面和人-人溝通的共同點及不同點

    講課

    3

    3

    3

    人機介面的心理學基礎

     

    人機介面的心理學基礎

    視覺,注意力及記憶

    什麼是「直覺」

    操作的人因工程定律

    分佈式認知

    講課

     

     

     

     

     

     

    3

    4.5

    4

    系統印象,介面原則,心理模式

     

    人和東西如何互動?

    系統印象

    三個反應層次

    互動的可能性及線索

    防止不該有的互動

    心理模式(mental model

    七個階段的心理歷程

    講課

    3

    3

    5

    互動的心理歷程以及人為過失

     

    人如何犯錯

    失誤與錯誤

    社會壓力

    事故和Swiss Cheese model

    講課及分組討論

     

    3

    4.5

    6

    人機互動的情感因素

     

    情感反應的意義

    心理學的情緒理論

    愉悅的階層和相容性

    行為的流暢感

    感性工學

    講課

    3

    3

    7

    人機互動設計前的研究

     

     

    如何開始進行互動設計?

    人機互動的研究法

    質化方法

    量化方法

    該了解什麼?如何從資料中學習?

    講課

    3

    4.5

    8

    作業分析及用例

     

    對行為的分析

    目標導向分析

    介面的元件

    講課

    3

    4.5

    9

    資訊架構學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什麼是資訊架構學

    IA的基本原則

    組織/標籤/導航/搜尋

    語彙控制及詮釋資料

    資訊架構策略

    講課

    3

    4.5

    10

    互動設計的態度

    介面的性格

    良好的行為

    適合各種使用者

    互動的順暢

     

    講課

    3

    4.5

    11

    原型

     

     

    介面的原形 Prototype

    原形的目的

    原型的種類

    使用場景/流程

     

    講課

    3

    4.5

    12

    評估

     

     

    認清評估的目標

    認知評估:易用性

    不同的評估方式

    A/B Testing

    評估的誤用

    講課

    3

    4.5

    13

    Metaverse元宇宙互動科技

     

    增強現實AR

    虛擬現實VR

    講課

    3

    3

    14

    BCI 以及 AI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人工智慧AI的影響

     

    講課

    3

    3

    15

    TA 討論課

    協助準備期末書面報告以及簡報

    分組討論

    3

    6

    16

    End-of-Term Poster Session

    Poster session to present the final products of your project

     

    Poster Session

    3

    0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4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總成績100分,分為下列部份

    • 一項個人作業,佔成績10%
    • 六項團體作業,各佔10分,共佔成績60%
    • 期末成果發表,佔30分。15分由課程助理及任課老師評分,15分由其他同學評分。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主要指定書籍

     

    設計的心理學

    作者:唐納諾曼

    譯者:陳宜秀 

    出版:遠流

    ISBN9789573274582

     

    資訊架構學

    作者:Rosenfeld, Morville & Arango

    出版:碁峰

    ISBN9789864766734

     

    情感@設計

    作者:Donald A. Norman唐納諾曼

    譯者:王鴻祥、翁鵲嵐、鄭玉屏、張志傑

    出版:遠流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9573268185

     

    About Face 4 (英文)

    作者:Alan Cooper, Robert Reimann, David Cronin, Christopher Noessel, Jason Csizmadi

    出版:John Wiley & Sons Inc.

    出版日期:2014-09-02

    ISBN9781118766576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