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電子商務與網路法

Course Name: E-Commerce and Internet Law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2.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與無處不在的行動通訊,現代人幾乎無時無刻不掛在網際網路上,不論是生活、消費、休憩或是工作與事業經營上,都充滿了網際網路的相關議題。本課程透過多面向的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相關的數位技術發展、其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法律相關議題探討,與時俱進,協助修習者對於網路相關數位科技所帶來的變化,以及當前相關重要法律課題,能夠獲得正確而廣泛的認識與分析能力。

※ 旁聽政策:須經授課教師同意,並得視修課同學人數是否充足,決定旁聽同學是否必須進行課堂報告。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網際網路雖然已非處於幼兒時期,但真正開始大量被使用卻是始於1990年代中期。在數位資訊暨通訊科技提供便捷且快速的溝通與資訊傳遞平台,加上網際網路內容運用之多元發展下,網路已成為我們生活極重要的一環,滲透到社會各階級人士的日常生活之中,當今各種產業也大量運用網際網路進行各種經營行為,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層面。甚至對於網路世代而言,在虛擬網路世界所建構的人際網絡及其間的活動,甚至成為其生活最主要的部分。網際網路發展至今,如同人們所預期的,它正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例如2010年底至2011年初蔓延北非及中東地區的茉莉花革命,完全憑藉網際網路無疆域限制且極快速的訊息傳遞能力,快速串連民眾而引發風潮。

    然而,不到三十歲的網路呈現不受拘束的、無懼的、實驗性的特性,它雖然帶給我們許多的便利與自由,也讓我們處於個人資料外洩、名譽或權利受損的風險中。不僅實體世界中可能發生的隱私洩漏疑慮、契約交易糾紛、資料竊取及毀謗等侵權事件,甚至色情、詐欺等刑事犯罪,在虛擬網路世界也同樣發生。更因為網路所有資訊存取快速及匿名的特性,創作被抄襲及隨意分享、惡意傳遞病毒、破解防護機制、實施技術攻擊等,更為虛擬世界所專有,或是其破壞速度與損害幅度極易超越實體世界原有樣態。是否應該儘量任由網路世界自由發展,不受規範?如果應該給予適當規範,在法律管轄仍有疆界限制的實體世界規則下,各國如何發展出和諧且共同遵守的法律原則?或是需要進一步發展出全球網路社群所共同遵守的社會規範?這些問題都值得參與網路世界建構的我們一起來思考。

    近年來,網路原生世代以網路作為主要社會互動場域,在網路上處理生活所有事,加上數位科技與演算法發達、大型數位平台興起、大量蒐集運用使用者資料,網際網路在人類生活涵蓋範圍越來越廣,影響力也越來越深遠。金融等原本以實體提供的服務,不僅大幅度地數位化、行動化,而且還必須與各APP的使用場景相契合。在此過程中,個資使用與市場競爭方面不斷出現許多新生規範問題,有待正確認識與解決。這些面向正是本課程設計的重要回應對象。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請見附件:【本課程進度、上課方式與閱讀資料】

    第 2、4、8 三週的校外專家講座與座談,將與本院在職專班之同名稱課程合併舉辦,安排於當周周一晚上的7:20-10點,線上遠距上課,請留意附檔課程進度中灰底標示的上課日期。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每位修課同學必須填寫三個願意報告的周次,排出志願順序,email給本課程之課程助理,以便排定參加其中一周的分組課堂報告。課堂報告準備與進行方式詳見附件:本課程進度、上課方式與閱讀資料

    每週報告同學應於報告日同週的週二中午12:00之前,將報告投影片簡報傳送給授課教師與課程助教,以便上傳數位教學平台及進行課程準備。課堂報告當天,報告同學應於上課前準備好教室電腦與投影機,打開投影片簡報和,準備進行報告。

    本課程成績係以每組報告作為主要基礎,再依組員對於團隊合作之貢獻以及個人表現進行上下調整。因此各組在課堂及期末簡報中,請註明個別組員之負責部分

    進行課堂報告時,就授課教師及班上同學所提供的意見,報告同學可在本課程全部結束之後一週內修改調整投影片簡報內容,完成最後定稿版本,並且1月4日(週四)晚間6:00之前,將定稿版簡報以email傳送給授課教師,作為期末簡報之評分依據。請以不同顏色標明期末簡報中修改之處,以便識別。假若課堂報告後並未調整簡報內容,可以不必重覆繳交,授課教授將以課堂簡報內容直接評定學期成績。

    評分標準:

    課堂報告佔85分,期末簡報15分

    出缺席與課堂參與:

      1. 本課程教授內容,是授課教師與報告同學奉獻時間心力所完成。按時出席不僅是對老師及同學的基本尊重,也是獲致學習成果的唯一途徑。經發現上課缺席而未事先請假者,除第18週以外,一次酌扣總成績1分。
      2. 課堂參與加減分:上課時較優或較劣的參與表現,例如非擾亂性的課堂提問、主動回答問題、參與討論,或是不在乎的懈怠表現等,在總成績5分範圍內,作為加減分之依據。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本學期之指定閱讀資料,請見附件:【本課程進度、上課方式與閱讀資料】

    一般性參考書目:

    Michael L. Rustad, Global Internet Law (St. Paul, MN, West 2014).

    Keith B. Darrell, Issues in Internet Law: Society, Technology, and the Law (Boca Raton, FL, Amber Book 9th ed. 2014).

    馮震宇,網路法基本問題研究(一),新學林,2000年。

    謝國廉,法律與資訊科技:新興議題之理論與實務,新學林,2014年。

    徐振雄,資訊網路法導論,藍海文化,2011年二版。

    廖純誼,非知不可網路行銷法律攻略,讀享數位文化,2019年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