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犯罪被害人是近20年來刑事司法領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無論在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少年法都增訂了有關被害人的規定,在審判實務及矯正實務上,也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然而,犯罪被害人的議題比較多是在犯罪防治相關系所受到講授與研究,在刑事法學領域以犯罪被害人為專題授課者則少得多,使得刑事法學領域對於此方面的理解相對而言比較侷限於被害人的同意或承諾等實體法的釋義學,或訴訟法有關被害人程序參與的程序法規定等等,而欠缺從刑事政策角度來觀察犯罪被害人的角色在整體刑事司法制度的發展與定位。因此本課程內容預定以犯罪被害人為討論主題,從刑事政策的觀點,探討犯罪被害人議題之各種不同面向。
能力項目說明
透過本課程,可了解犯罪被害(人)的意義與歷史發展,犯罪被害人對刑事司法制度帶來的觀念上及法制上的變動,並從刑事政策的觀點加以評價。透過教師講解與同學的課堂報告,可增進同學們在釐清問題、解讀文獻並深入探究、以及形成並發展自己觀點與意見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考慮到有些同學可能對刑事政策以及犯罪被害人領域比較陌生,因此,在學習上,除了請同學預先閱讀基礎文獻外,授課教師會講解相關議題、並透過與同學的討論,讓同學熟悉犯罪被害人與刑事政策方面的議題。此外,透過同學課堂報告、討論及教師講評等,針對相關現狀與問題點進行理解、分析,並進一步介紹分析國內外政策方案與制度、探索解決方向,以兼顧理論性與實用性。
課程預定進行以下主題,各主題下有子題:
一、講解授課內容及方式、安排報告時間等。
二、被害與被害者的概念、批判被害者學、成為被害人(on becoming a victim)、被害(人)統計
三、犯罪被害人地位之變遷:理論與制度
四、犯罪被害補償、人身安全之保障、訴訟協助、各種支援、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
五、犯罪被害人保護及權利保障與犯罪行為人之正當程序保障、少年健全成長權、受刑人處遇之關係
六、犯罪被害人與死刑
七、性侵害犯罪被害人(保護措施、性經驗與職業對犯罪成立或量刑的影響)
八、家暴與兒童虐待被害人
九、被害恐懼與刑事政策
十、犯罪被害人與修復式司法
十一、犯罪被害人與量刑
十二、網路犯罪被害人及其保護
十三、犯罪報導與被害人保護
十四、犯罪被害的復原
課堂出席及參與40%、課堂口頭報告30%、期末書面報告30%。
於開學時提供。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