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對於中國投資法律制度環境的研習,其最大的動機在於使用。當中國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投資所在地之際,對於該地區的法制,特別是財經商事法制,我國相關業者以及各行業與中國有經貿往來者,做全面且具有深度的理解有其必要性,是以對中國商事法制作深入的剖析與研究,在未來職場以及事務執業不可或缺。
本課程之目標,在於以實務導向做出發,檢視一個外國投資者,其在進入中國投資後,所會面臨的所有法律適用問題及其分析,並檢視實務運作適用上的理解與掌握。
蓋投資環境是由許多與資金、技術、文化等多種客觀條件和因素所構成的具有多層次、多樣性的龐大綜合體。其中法律因素是起主導決定作用的因素。因為影響外國投資者的各種因素,往往是通過法律形式和體制反映出來,並直接對外國投資者利益予以有利的影響。因此,法制是否完備和法律保障是否充分可靠,往往成為判斷投資環境的標誌,外商亦把法制環境作為投資氣候的晴雨表或風向計。
台商赴中國投資的數量近年來呈現出擴增的態勢,撇開兩岸政治對立的因素不談,中國的經濟成長自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的發展,尤其在中國加入WTO之後,儘管其發展的內容仍呈現出沿海、內地的傾斜發展,諸多經濟的配套發展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但外商對中國的投入一直呈現出一個高成長的趨勢。
中國投資法律環境的內容是為諸多台商在進入中國所必須加以理解並研究,因其投資所衍生的個別問題,如投資保障、法律保護、投資法規的內容、中國本身經濟環境的發展等等,皆有待國內加以研究並進一步分析台商在中國投資所面臨的實際法律問題。中國的法制發展在近幾年內雖有長足的進步,但是架構在其經濟體制的轉換過程中法律所呈現的仍是充斥著矛盾與漏洞。
台商在中國投資雖因潛在的龐大市場而充滿機會,但是針對中國經濟環境的易變性,無論政府或企業界都應重新加以審視評估,擬出更佳的策略以為因應。尤其在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的發酵,導致我國廠商在此環境下的因應,加上今年中國在台海的軍事演習,在在衝擊對中國投資以及互動上往來的回應,是以兩岸客觀環境存的政治因素也是台商在中國投資的變數。同時,台商在中國的經貿活動也不是架構在一個恆久不變的法制空間之中,隨著中國中央政策的更替,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緊鬆、政治派系的消長,這都對台商中國投資產生諸多變數與風險。
特別是在中國於2006年完成加入WTO五年過渡期,正式進入後WTO時代;2007年企業所得稅法頒布後,內外資企業賦稅均一;勞動合同法頒布,使中國不再是一個廉價勞動力的提供國。使得整個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的經營環境呈現更多的變化,是以有必要做更深度的檢視與評估。尤其,中國全國人大在2019年3月15日通過了外商投資法,並在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該法實施後原先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同時廢止。這完全翻轉了過去外資在中國的投資模式與法律適用問題。本課程的授課內容將圍繞著這一新頒布且將影響深遠的法律來做主題,交雜兩岸因素,做一全面的探討。
本課程嘗試深度地介紹中國外商投資企業法的實際法律制度與實務,以使修習同學得能掌握中國外商投資法制的全貌,並在日後的實務經驗中減少不必要摸索的路徑與時間,同時具備有檢視中國經貿法制的判斷與適用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之內容在於以實務做出發,檢視一個外國投資者,其在進入中國投資後,所會面臨的所有法律問題及其分析和適用上的克服。
是以課程內容完全扣緊目前外資在中國投資所面臨的所有問題。
包括:
1.外商投資中國的歷程沿革發展與中國經濟體制發展之互動關係
2.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法制體系與分析
3.企業所得稅法制與勞動合同法制之實務分析
4.中國大陸金融法制-外資跨足中國銀行業市場的展望與法律適用
5.中國大陸外商投資企業政策之變遷與分析,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為依歸
6.中國大陸對外投資的脈動與流向,以及外商投資法之檢視與評析
7.中美貿易磨差所衍生之經貿衝擊與因應
8.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撤資的程序與權益保護
9.ECFA後兩岸經貿發展趨勢與法制適用
10.中國大陸證券市場與證券業的發展
11.立於中國大陸特殊當事人場景下的合同適用與實務
12.中國大陸法律制度框架與發展沿革
13.中國大陸的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解析與適用,兼評我國銀行業跨足西進的佈局策略
14.中國大陸法律制度體系的框架與資料搜尋實作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1 授課宗旨與授課內容簡要介紹
中國大陸法制研究方法、資料蒐集、解讀
中國大陸法制體系位階區分標準
2 中國大陸法制發展的階段性分野
中國歷年來中國大陸法制重要事件發展及其影響
3 外商投資法體系的發展與變化
4 企業所得稅法對外商佈局的影響與因應
5 外商投資法重點檢視
6 中國證券法歷次修正分析
7 外資併購的法律適用與檢視
8 外商投資撤資的法律程序以及程序救濟
9 中美貿易摩擦後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10 合同法律制度具體實務與應用
11 商務仲裁與仲裁機制之利用
12 中國金融法制與金融市場
13 勞動合同法律制度之介紹
14 個案法律分析
15 專題討論
16 專題討論
17 專題討論
18 專題討論
出席率30%、課堂學習互動30%、學期報告40%。
1. 王文杰著,嬗變中之中國大陸法制(第五版),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
2. 王瑞賀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19年12月
3. 孔慶江等著,中華人民國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解讀,法律出版社,2019年5月。
4. 行政院陸委會編,中國大陸事務法規彙編。
5.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條例,中信出版社,2002年4月。
6. 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法律文件(特刊號),2002年1月。
7.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暨施行細則解釋彙編,民國109年8月。
8. 吳曉求等,中國資本市場研究報告,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2014年6月。
9. 季衛東著,法制的轉軌,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10.蘇力著,道路通向城市:轉型中國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
11.韓彩珍著,中國外資政策和法律績效分析,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1月。
12.信春鷹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7年12月。
13.周仲飛著,銀行法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其他相關具有經典的文獻,將在課程中逐一列舉,以利實際參考。
1.本課程將在授課前以E-mail提供授課教材或投影片。在課程進行中所需涉及之相關中國投資法規以及補充參考資料,授課教師或課程助理在上課前一週將會提供,具體法規授課中從網路上呈現或以電子檔方式傳送。 2.本課程主要以中國商投資環境發展的背景為主軸並兼及外商投資企業法制一併的討論與分析,投資環境系列主題採演說式進行,修課同學不需對於商事投資法制有基本概念,但要有興趣。課程進行中,隨時歡迎議題的插入與互動。 3.本課程之授課,全程以power point進行,同學可在授課前先取得授課power point內容大綱與參考文獻資料。 4.相關中國投資發展背景以及體制變遷的內容,將在課程中穿插介紹,並適度以實際案例、文物、證件、檔案、網站內容與個別事件進行輔助性說明與介紹。授課期間具體發生的中國經貿投資事件,都將作為及時性的討論題材,以使修課同學能敏銳地掌握動態事件的分析能力。 5.由於中國投資環境體系龐雜,涉及具體實務的問題更為直接,可茲深度討論之議題者眾,表列授課內容可能無法完全涵蓋,茲先敘明。 6.上課進度欄目中所列之參考文獻,係為進一步閱讀的輔助性資料,以期協助修課同學預先全面理解。 7.授課進行中,酌有必要亦將延請實務專家或學者在課程中做經驗分享。 8.積極參與、力求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