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日本漢學專題研究

Course Name: Research on Japanese Sinology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1.0

學分數

Credit(s)

1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日本的中國學經過四次政治改革,産生文化自覺,形成五次變革。一,古代大化革新是日本學術文化的唐化,自聖德太子以後至平安朝是接受漢唐注疏學與唐代的學校制度。二,中世應仁之亂是日本文化形成的契機,貴族解體,庶民文化興起,學術宗尚更革,訓點《四書集註》而宋學萌芽。三,近世德川幕府立朱子學為官學,儒學興盛;伊藤仁齋與荻生徂徠提倡古學,中村惕齋等儒者講説漢籍國字解。四,近代明治維新,文明開化,融合東西哲學,綜括中日學術,而日本文化維新主義形成。五,明治三十年代,狩野直喜與内藤湖南以日本古代經學復興的文化自覺,以清朝考證學為媒介,開拓新的研究領域與世界漢學同歩共趨,形成京都中國學派,洵為日本近代中國學的文藝復興。

本課程以上述的「學術變革」為基軸,設定以下的專題,演繹日本漢學「受容而變容」,亦即接受中國學術,轉化更新,形成具有獨特性的日本漢學的究竟。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期望同學能掌握以下主要課題:

    1,明治漢學日本化的經緯及其内涵。

    2,日本近代中國文學與史學為中國學啓蒙的究竟。

    3,日本近代中國學者的中國文史研究方法。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1,12/4(一)日本漢學的雙重結構:古典主義與教化主義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2,12/5(二)日本漢學的變革:經學、儒學到中國學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3,12/6(三)日本漢文學的兩面性:中國文學的旁枝與日本文學的一環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4,12/7(四)日本近世儒學的受容與變容:伊藤仁齋的古義學與荻生徂徠的古文辭學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5,12/8(五)日本九州漢學的展開:從龜井昭陽到町田三郎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6,12/11(一)日本近代漢學的成立:明治漢學論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7,12/12(二)日本近代學者文人的中國見聞記:經世與學問之間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8,12/13(三)日本近代的文化維新主義:漢籍譯注與出版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9,12/14(四)日本京都學派的文藝復興:史學突破、哲學超越與文學飛躍       主講: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

     

    (上課時段:週一上午10:00-12:00、週二至週五下午16:00-18:00;上課地點:百年樓330106會議室)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7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聽講心得報告   50%

    2,期末報告        5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連清吉:《日本京都中國學與東亞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

    連清吉:《日本江戶時代的考證學家及其學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連清吉:《從螺旋史觀看中日文化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連清吉:《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連清吉:《杜甫千年之後的異國知己:吉川幸次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5年)

    連清吉:《日本近代的文化學家:內藤湖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慶彰, 連清吉, 金培懿  :《日本儒學研究書目(二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町田三郎著;連清吉譯:《明治的漢學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李慶:《日本漢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其餘相關參考資料,於課堂隨單元主題另予補充)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