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1. 本課程針對俄語歷時的發展與共時的概況,作全面性的介紹;
2. 歷時部分包括:俄語基利爾字母的來源、標準語的建立、十八至二十世紀俄國的重要語言學家及其語言學理論、二十世紀句法學的發展、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初俄語的變化等;
3. 共時部分包括:當前俄語語音學(語音、音位、語調)、詞法學、句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研究與發展。
能力項目說明
1. 整合大學四年所學之俄語知識,建立研究生對俄語與俄語語言學的全面性概念;
2. 建立研究生對俄語語法與語言學研究方法與研究方向的認識,為進一步研究工作打下基礎。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1. 俄語標準語概況(上):分佈與方言 教師授課,學生討論,回家閱讀
2. 俄語標準語概況(下):歷史發展
3. 俄語語言學史概況(上):蘇聯前
4. 俄語語言學史概況(下):蘇聯時代
5. 俄語語法概論(上):語言─言語,歷時─共時,形式─意義
6. 俄語語法概論(下):語法意義─詞彙意義,組合—聚合,語法手段
7. 俄語語音學(上):語音
8. 俄語語音學(中):音位
9. 俄語語音學(下):語調
10. 俄語詞法學(上):詞類區分原則
11. 俄語詞法學(下):詞類的問題
12. 俄語句法學(上):二十世紀俄語句法研究的發展
13. 俄語句法學(中):詞序與句法
14.俄語句法學(下):語調與句法
15. 俄語的新發展(上):詞彙
16. 俄語的新發展(中):構詞
17. 俄語的新發展(下):語法
18. 期末測驗 學期所教授內容 筆試
學期總成績:期末測驗 ─ 60%,出席率─ 20%,課堂討論— 20%。
1.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Главный редактор Ф. П. Филин. Москва, 1979.
2.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Главный редактор Ярцева. Москва, 1990.
3. 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осква, 1982.
4. Я. В. Лоя. История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 учений. Москва. 1968.
5. 張家驊,《新時代俄語通論》。北京,2006。
6. 王獻榮,《現代俄語語音學》。哈爾濱,1995。
7. 王仰正,《社會變遷與俄語語言的變化》。哈爾濱,2008。
8. 李勤、孟慶和,《俄語語法學》。上海,2005。
9. 郅友昌,《俄羅斯語言學通史》。上海,2009。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