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創意溝通專題:美術攝影創作

Course Name: Special Topics in Creative Communication :Fine Art Photography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2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學習成為一位日常造象 的「平常攝影家」

本課程視「攝影家」是一位:「探究鏡頭的成像如何建構出生活中視覺文化」?的思考者。攝影家如果是從事專業性的影像創作,其目標不外乎:「實踐如何將抽象的意念給視覺化」;更精確的說,作品產製的目的,經常是為藉由親身體驗,更進一步了解影像的文化, 具體實踐如何化日常成為不凡。

視覺文化的建構,多來自創造者善用媒介的美學和美感特質,透過視覺化的產物展現:作者對象之間有形和無形的關係,以及位置的特徵;創作者敘事的方法則是吐露了:個人的生命哲學和生活態度,和思維邏輯。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傳統教育中的「做中學」,本課程所要學的是:思考的方法優先,成像的技術其次。任何形式的「做影像」,包括作品產製前後相關的文字論述,都是做中學的項目。

    本課程期望參與者,有高度的熱情挑戰任何和自己過往不一樣的創意,逐步的建構出對自己的自信。

    學習的階段如果是以現買現賣短期的效益為目標,研習的內容就會朝向應用的面向。問題是,目前有用 的內容,是否經得起時代不斷地改變?換句話說,目前沒有用未來不一定也一定沒有用!本課程的「攝影家」不是熟悉專業生產技術程序者——職人。不是可以快速、精準、重複大眾水平所需的工作者——師傅。

    攝影家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攝影家要有自我養成技術的能力,以便視覺化(包括文字)抽象的意念。

    攝影家經由作品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生命哲學、生活態度、視覺美感的熱誠和毅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2023「美術攝影」創作課程進度

    授課老師 : 游本寬

      

    9/15    修課生分享個人本學期五個創作計劃

                 思尋「美術」、「創作」的個人定義

    9/22   「對象」在作品中的議題

                  研討:從「網路影像銀⾏」看攝影創作是什麼?

                 創作專講:<生活影像中的文化符號 >   

    9/29   中秋節放假,(12月22號視訊補課,研究生個別指導)

    10/6   第⼀次作品發表(至少15) 3x5以上輸出照片(無需裝裱)為主,其他數位形式亦可。

    10/13 圖象心理學概論 (A)認識光的特性、方向、造形

                 創作專講: <進階攝影美學---超越攝影的眼睛>

    10/20  研討:「影像閱讀是什麼?

                  圖象心理學概論 (B)從光的「亮度」看「色溫」氛圍與「色相」的語意

    1027    研討:「鏡像修辭」

                   創作專講:<古今「畫意照片」⾯面觀>

    11/3     第二次作品發表(至少15) 3x5以上輸出照片(無需裝裱),其他數位形式亦可。

    11/10   圖象⼼理學概論 (C)認識圖象中的「視覺張力」 
                  創作專講:<從「普普藝術」看街拍>

                    創作專講:<從「純粹攝影」到「紀錄攝影」的深思

    11/17   創作專講:<從⻄方「現代攝影」中的⿊白影像探討「數位黑白美學」>

                    創作專講:<黑⽩圖象學深論>

    12/1     創作專講:<「低限繪畫」的⾊與空間>

                   創作專講:<從「極簡藝術」談「後地誌型攝影」的當代紀錄攝影>     

    12/8     第三次作品發表(至少15)   3x5以上輸出照片(無需裝裱),其他數位形式亦可。

    12/15   圖象⼼理學概論 (D)畫⾯構成「圖」、「地」

                    創作專講:<從「古典超現實攝影」看當代「數位蒙太奇」

                    創作專講:<從「抽象表現繪畫」看「心象攝影」>

    12/22  (中秋節先行補課) (線上期末報告)加分」作品發表、繳交個⼈期末心得報告1500字以上

    12/29    (開學後和學生協調補課時間及內容)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35%

    討論 Discussion

    %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

    數位學習 E-learning

    35%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作業成績三次每次30%,期末報告者10%,加分成績,修課學生可以自己決定,沒有繳交期末報告者扣15%。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游本寬影像構成》-1990、《論超現實攝影》-1995、《真假之間》-2001、《台灣新郎》-2002、《美術攝影論思》-2003、《手框景‧機傳情》――政大手機書-2009、《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2011,以及《游潛兼行露――「攝影鏡像」的內觀哲理與並置藝術》2012、《鏡話‧臺詞》,我的「限制級」照片-2014、《五九老爸的相簿》-2015「編導式攝影」中的記錄思維》-2017《超越影像「此曾在」的二次死亡》2019、《口罩風景》-2020。《游本寬影像構成》-1990、《論超現實攝影》-1995、《真假之間》-2001、《台灣新郎》-2002、《美術攝影論思》-2003、《手框景‧機傳情》――政大手機書-2009、《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2011,以及《游潛兼行露――「攝影鏡像」的內觀哲理與並置藝術》2012、《鏡話‧臺詞》,我的「限制級」照片-2014、《五九老爸的相簿》-2015「編導式攝影」中的記錄思維》-2017《超越影像「此曾在」的二次死亡》2019、《口罩風景》-2020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benyuphotoarts.tw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