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深度訪談法可謂質化研究中最常被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除了學術研究,深度訪談也是我們身處在「訪問社會」中,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本課從不同的學術研究特性(實證、詮釋與批判研究)及質、量研究之別談起,教授學生深度訪談必備之知識、能力及技巧,以及執行質性研究時須考量與掌握的呈現及倫理原則。
能力項目說明
讓學生了解學術研究中質化研究特質、掌握深度訪談法之原理及倫理議題、設計及執行學術研究之深度訪談、分析及呈現深度訪談資料。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日期 |
課程內容 |
一 |
9/14 |
研究這一回事 (含課程說明與分組)
|
二 |
9/21 |
學術研究典範介紹 指定閱讀 彭明輝(2017)。《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方法、秘訣、潛規 則》。台北:聯經。(閱讀chap. 1-2, 15)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集團。(閱 讀chap. 1-4) |
三 |
9/28 |
|
四 |
10/5 |
研究問題設定 指定閱讀 彭明輝(2017)。《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方法、秘訣、潛規 則》。台北:聯經。(閱讀chap. 5)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出版社。(閱讀chap. 2-4) 江靜之(2022)。〈查證或不查,這是個問題:報社記者查證 日常新聞的多重考量〉,《新聞學研究》,152: 1-47。 |
五 |
10/12 |
|
六 |
10/19 |
前言與文獻檢閱 指定閱讀 彭明輝(2017)。《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方法、秘訣、潛規 則》。台北:聯經。(閱讀chap. 6-7, 12)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出版社。(閱讀chap. 5-6) 江靜之(2010)。〈廣電新聞訪問者之不同閱聽人想像:論述 心理學之觀點〉,《新聞學研究》,102: 35-72 。
|
七 |
10/26 |
|
八 |
11/2 |
個人報告(個人作業1: 擬定一個採深度訪談之研究題目,並撰寫前言) |
九 |
11/9 |
尋找受訪者與擬定訪綱 指定閱讀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出版社。(閱讀chap. 7)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集團。(閱 讀chap. 6) |
十 |
11/16 |
深訪步驟與技巧 指定閱讀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出版社。(閱讀chap.8)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集團。(閱 讀chap. 5) |
十一 |
11/23 |
|
十二 |
11/30 |
執行一場深度訪談 (個人作業2) |
十三 |
12/7 |
深訪倫理與應變
|
十四 |
12/14 |
|
十五 |
12/21 |
資料處理與呈現 指定閱讀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出版社。(閱讀chap.9-12) |
十六 |
12/28 |
|
十七 |
1/4 |
深度訪談執行與期末報告撰寫 |
十八 |
1/11 |
評分標準:
注意事項:
修選本課之同學,請務必準時出席第一周課程。若本課開放加簽,將優先考慮準時出席第一周課程者。
見授課大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