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傳播敘事

Course Name: Communication Narrative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4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促使學生瞭解影像傳播過程中敘事的基本知識。課程內容涵蓋實驗、動畫、紀錄、劇情、跨領域五個領域,涉及多元影像形式的敘事。探討這幾個領域的影像發展脈絡與形式美學,兼具東西方影像脈絡的呼應,同時探勘與分析這幾個領域的影像形式相互跨越所交集的新敘事影像語彙。課程包含期中實作任務與期末影像敘事分析作業,以促進修課者連結概念與實務的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提供學生一個機會去理解與思考實驗、動畫、紀錄、劇情、跨領域五個領域影像敘事的創作表達方式、影像的呈像與形式美學觀念,同時檢視影像導演、藝術家如何挑戰傳統的電影法則與系統,從劇情/敘事延伸與跨越到紀錄、動畫與實驗,改變敘事的系統運作,並跨越劇情、紀錄、動畫與實驗的界線與限制,創造出新的影像敘事形式。特別是在跨領域影像觀念與新媒體藝術發展的洪流之下,讓學生能夠突破當代影像複雜難解的困境,培養影像欣賞、閱讀與敘事的能力。本課程主要透過影像作品為例來討論影像敘事,以及如何跨越劇情、紀錄、動畫與實驗的傳統分類而呈現豐富多元的影像面貌。同時提出與討論影像創作的流派與當代藝術發展的關聯性與互通性。課程以影片放映、映後分析與討論為主,同時邀請五個領域的導演/藝術家到課堂上演講,與學生面對面討論作品的敘事手法與創作觀念的實踐。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9/13

    課程介紹

    課程介紹與進度說明

    課程說明、分組、加退選

    3.0

    1.0

    2

    9/20

    影像形式與敘事

    實驗電影如何啟發商業電影的製作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3

    9/27

    影像形式與敘事

    商業電影/影集片頭的形式美學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4

    10/4

    影像形式與敘事

    從商業電影到實驗電影的影像實驗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5

    10/11

    影像形式與敘事

    單畫格與靜照的生活實踐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6

    10/18

    影像創作形式與美學

    實驗片導演講座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7

    10/25

    影像形式與敘事

    動畫的形式美學與拼貼動畫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8

    11/1

    影像創作形式與美學

    動畫導演講座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9

    11/8

    期中小組活動

    實作任務呈現報告與學習實踐

    課堂活動

    3.0

    4.5

    10

    11/15

    影像形式與敘事

    電影中的紀錄形式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11

    11/22

    影像創作形式與美學

    紀錄片導演講座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12

    11/29

    影像形式與敘事

    類型電影與通俗劇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13

    12/6

    影像形式與敘事

    台語片的脈絡與類型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14

    12/13

    影像創作形式與美學

    劇情片導演講座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15

    12/20

    影像形式與敘事

    影像的跨領域形式

    講授、課堂活動

    作業:閱讀指參

    3.0

    4.5

    16

    12/27

    期末活動

    期末影像敘事分析作業

    課堂活動

    3.0

    4.5

    17

    01/3

    彈性補充教學

    跨領域/新媒體藝術家講座

    線上學習

    3.0

    4.5

    18

    01/10

    彈性補充教學

    看美術館展覽之課程相關學習活動

    跨域自主學習

    3.0

    4.5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本課程成績佔比如下:

    平時表現(含出席率、課堂討論、參與度)=20%。

    期中小組活動=20%

    期末活動=20%

    單元作業及參與表現:10%X4=4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參考/指定書目:

    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克莉絲汀.湯普遜(Kristin Thompson)著。曾偉禎譯。1992。《電影藝術 形式與風格》(第1-5、10、12章)。遠流出版社。

    Louis Giannetti著。焦雄屏譯。1989。《認識電影》(第一版,第9章)。遠流出版社。

    顏博飛(Yann Beauvais)。2003。〈解構電影〉,《錄像,電影的他者》,《電影欣賞季刊》117期,頁34-39。國家電影資料館。

    Robert Atkins著。黃麗絹譯。1996。《藝術開講》。藝術家出版社。

    Steve Anker著。1999。〈大如生活〉,《新世紀八釐米電影》,《電影欣賞季刊》106期,頁25-37。國家電影資料館。

    李道明著。2006。〈紀錄片的定義〉,《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推薦閱讀教材:

    Louis Giannetti著。焦雄屏譯。2010。《認識電影》(第十版)。遠流出版社。

    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克莉絲汀.湯普遜(Kristin Thompson)著。曾偉禎譯。2013。《電影藝術 形式與風格》(第十版)。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

    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克莉絲汀.湯普遜(Kristin Thompson)著。廖金鳳譯。1998。《電影百年發展史》(前半世紀)。全球置慧中文化出版社。

    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克莉絲汀.湯普遜(Kristin Thompson)著。廖金鳳譯。1999。《電影百年發展史》(後半世紀)。全球置慧中文化出版社。

    李幼蒸著。1991。《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時報文化出版。

    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著。李顯立等譯。1999。《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事活動》。遠流出版社。

    Thomas Schatz著。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遠流出版社。

    鄭樹森著。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洪範書店。

    王君琦主編。2017。《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聯經出版、國家電影中心。

    Richard M. Barsam著。王亞維譯。2000。《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遠流出版社。

    Michael Rabiger著。王亞維、喻溟譯。2016。《製作紀錄片》。遠流出版社。

    李道明著。2013。《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三民書局。

    王慰慈主編。2006。《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黃翰荻編譯。1987。《前衛電影》。國家電影資料館。

    劉永晧編著。1999。《Y2K千禧拍岸-迷錄華山-顏博飛的實驗電影與電影裝置藝術》。九寶出版。

    吳俊輝編著。 2013。《比台灣電影更陌生—台灣實驗電影研究》。恆河出版社。

    吳俊輝編著。2015。《台灣以左,亞洲之右—實驗電影的亞洲實踐與研究》。恆河出版社。

    李明宇編著。2017。《台灣、跨國、自我的主體性:日記電影研究》。恆河出版社。

    國家電影資料館。1993。《電影欣賞專題-台灣獨立短片》65期。國家電影資料館。

    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電影欣賞專題-日記電影1-3》81、82、83 & 84期。國家電影資料館。

    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2001。《電影欣賞專題-新世紀八釐米電影》106、107期。國家電影資料館。

    國家電影資料館。2005。《電影欣賞專題-影像煉金術》123期。國家電影資料館。

    國家電影資料館。2010。《電影欣賞專題-比亞洲電影更陌生-亞州實驗電影專題(上)、(下)》144 & 145期。國家電影資料館。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