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行動作為知識實踐的根本,透過大腦的思考與身體的運動使知識理論獲得驗證。當1838年攝影術創始人達蓋爾在巴黎街頭留下一張一個人影的照片開始,靜態影像即凸顯了它的運動性,特別是在今日高速流轉與虛實交錯的時代,靜態影像仍然迫使觀眾佇足凝視、凍結時間,迴盪人心幽谷。本課程以靜態影像設計三大領域進行探索,用閱讀丟出思考的誘餌,釣引攝影行動的拉扯,讓觀眾上鉤。最終依循自己所好和能力,完成一場靜態影像設計的成果展現,靜思、等待、行動、傳播,自己得以與社會大眾對話,增進自我理解,豐富知識實踐。
能力項目說明
提供影像操作必要概念和技能,認識靜態影像設計三大領域,引發對靜態影像的興趣、探索與實作,用靜態影像設計思維完成個人攝影主題,與社會大眾對話,在對話與思考過程中增進自我理解,逐步提升靜態影像的知識、技能與素養,讓影像豐富人生。
本課程涉及: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Week |
日期 Date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 Content |
1 |
9/14 |
課程介紹與三大領域 |
說明課程內容、計分方式、學習目標及靜態影像設計三大領域:藝術創作、記錄報導、商業服務 |
2 |
9/21 |
成像原理與基礎後製* |
基本原理、曝光要領、鏡頭特性、檔案類型、拍攝輔助工具、後製軟體 |
3 |
9/28 |
影像美學與敘事* |
畫面佈局、光影色彩、敘事原則、影像編輯、檔案管理 |
4 |
10/5 |
作業A討論* 攝影主題設定與自述 |
|
5 |
10/12 |
記錄報導影像* |
記錄報導影像特性與產製過程 |
6 |
10/19 |
藝術創作影像* |
概念先行、拾得物、拼貼與影像 |
7 |
10/26 |
基礎商業佈光* |
人造與自然光源應用 |
8 |
11/2 |
作業B討論* 期末攝影計畫提案 |
|
9 |
11/9 |
期末攝影計畫進度討論-1 |
依排程個別討論 |
10 |
11/16 |
攝影發展簡史* |
|
11 |
11/23 |
台灣攝影師作品賞析* |
傳院靜態影像設計展覽 |
12 |
11/30 |
國外攝影師作品賞析* |
|
13 |
12/7 |
期末攝影計畫進度討論-2 |
依排程個別討論 |
14 |
12/14 |
期末攝影計畫進度討論-3 |
依排程個別討論 |
15 |
12/21 |
期末攝影計畫發表* |
評選可展出作品 |
16 |
12/28 |
佈展規劃與作品輸出 |
展出的同學完成展示規劃、作品送印 |
17 |
1/4 |
佈展 |
|
18 |
1/11 |
期末考週 |
|
課堂出席13%:每堂*課1分,9:20、11:50點名,缺一者扣0.5分。全勤者可加2分。
課堂參與7%:每堂課有發言、繳交實作者計一點,少於10點者期末依人數分配4-1分。10點以上者期末依人數分配7-5分。
平時作業30%:共有2個平時作業,每個作業15分,24小時內遲交扣5分,超過24小時視同未交。
平時作業發表10%:每次作業有發表者可得3分,良好優秀者另可加分。
期末攝影主題40%:發表10分,攝影主題30分。
關於加簽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