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專題-亞洲當代電影研究

Course Name: Special Topic: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Asian Cinema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學期的課程以前一次也是第一次開課的經驗為基礎,嘗試找尋新議題。第一次的開課,有不少馬來西亞、香港與澳門等各地同學修課,這學期的課程,希望能涵納各地同學的身份,以亞洲的歷史與現實為出發點,思考如下問題:

1. 歷史的重探:

  (1)移動的歷史:2016年的紀錄片《海的彼端》,以1930年代台灣移民到沖繩石垣島發展的故事,帶出過去未被察知的移民史。《海的彼端》促使我們重新反思亞洲內部的移民問題。這一部分,我們以三部紀錄片─台灣的《海的彼端》、日本的《無國籍》以及香港的《憂鬱之島》切入。

  (2)歷史的記憶:近年來,轉型正義在台灣得到不少討論,事實上,其他國家對過去的政治事件也重新討論,在日本,三島由紀夫與全共鬥辯論的影像重新被發現並引發討論熱潮、馬來西亞出身的導演廖克發追索父親代卻發現馬共歷史的《不即不離》、香港重新討論六七暴動的《消失的檔案》、以中國文革為題材的《文化大革命:40年後的證言》等等。此外,韓國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與台灣的《超級大國民》則以劇情片方式再現民主轉型時刻。

  (3)電影史的反思:今年是《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映六十年紀念。六十年前,台北成為狂人城。值得一提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可說是冷戰結構下的產物。我們如何將《梁山伯與祝英台》放在1960年代的脈絡下解讀?此外,在1960年代台灣,還有那些電影類型? 台語電影健康寫實主義台日合拍電影,都是答案。

2. 現實的探索: 為什麼大家都相聚在台灣?在台灣可以做什麼?廖克發的《波羅蜜》、傅榆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等,都提出了可能的答案。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標透過授課與心得寫作的方式讓學生臺灣出發,熟悉亞洲社會與電影的歷史脈絡,並進而對亞洲社會與電影具有解讀與分析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9/11

     

    ●課程介紹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2

    9/18

    ●紀錄片《海的彼端》

    ●閱讀:

      ☉培芮副作用,〈從《望見日本》到《沖繩札記:交互對視的內在邊界》〉;

      ☉李政亮,〈重翻台灣電影史第一頁〉;

      ☉李政亮,〈挖掘歷史廢墟的《綠色牢籠》〉。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3

    9/25

      

    ●紀錄片《無國籍》

    ●閱讀:【一鏡到底】無國籍30年 陳天璽 | 鏡週刊 | LINE TODAY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4

       10/2

     

    ●紀錄片《憂鬱之島》

    ●閱讀:

    專訪《憂鬱之島》:他們躍入命運之海,游出香港的浮與沉 | 文化視角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從《憂鬱之島》的爭議,談紀錄片敘事上的真實與虛擬 | 潘達培 | 虛詞 p-articles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5

    10/9

    放假

     

     

     

    6

    10/16

     

    ●紀錄片《不即不離》

      把故事還給人民《不即不離》導演廖克發挖掘馬來西亞不敢談論的歷史 - C-Culture Zine (nccu.edu.tw)

      不即不離:用鏡頭來填補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空缺影評 - 雀雀看電影 (cheercut.com)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7

    10/23

     

    ●紀錄片《三島由紀夫vs. 東大全共闘》

      ☉李政亮,〈三島由紀夫到900號教室之路〉。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8

    10/30

      

    ●紀錄片《文化大革命:40年後的證言》

      ☉張怡松,〈文革十年的記憶與失憶〉。

    觀影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9

    11/6

     

    ●紀錄片《消失的檔案》

      《消失的檔案》觀後感-有溫度的鐵板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觀影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10

       11/13

     

    電影《超級大國民》

      ☉李淑君,〈國家不想要的人:《超級大國民》的哀悼政治〉

    觀影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11

    11/20

     

    ●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教育部人權及轉型正義教育資源網-校園觀察 (pro.edu.tw)  

    觀影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12

       11/27

     

    ●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

      當年的「梁祝旋風」如何席捲台灣? 蘇致亨 獨評讀好書 獨立評論 (cw.com.tw)

      【影像內外】《梁山伯與祝英台》外一章 | 想想論壇 (thinkingtaiwan.com)

    觀影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13

     12/4

     

    ●電影《六個嫌疑犯》

      林摶秋導演專題 | 臺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 (openmuseum.tw)

      【影像內外】林摶秋的推理電影練習曲:《六個嫌疑犯》 | 想想論壇 (thinkingtaiwan.com)

    觀影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14

     12/11

     

    ●電影《金門灣風雲》

      【影像內外】1960年代台日電影合作變奏曲 | 想想論壇 (thinkingtaiwan.com)

    觀影與上課心得

    3小時

    1小時

    15

    12/18

     

    ●電影《街頭巷尾》

      「健康寫實」三面體:《街頭巷尾》、《蚵女》、《養鴨人家》 @ 電影101P_國家電影資料館 電子報部落格 :: 痞客邦 :: (pixnet.net)

    觀影與上課心得

    3小時

    1小時

    16

    12/25

     

    ●電影《菠蘿蜜》

      專訪/《菠蘿蜜》導演廖克發、陳雪甄:學習懂得去「敬畏電影」,去尊重電影自己的生命力 (punchline.asia)

      《菠蘿蜜》影評:菠蘿蜜的甜蜜,與斷指的暴力,交織在異鄉人的流離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觀影與上課心得

    3小時

    1小時

    17

    1/1

     

    放假

     

     

     

    18

    1/8

     

    ●電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 蔡中岳,〈《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一場自己的直球對決〉;

      ☉郭力昕,〈從紀錄片走進「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台灣社會〉。

    觀影與上課心得

    3小時

    1小時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7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心得寫作與上課討論50%

    2. 期中與期末報告5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本課程沒有指定教科書,參考資料見各週所列指定閱讀資料。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