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隨著新傳播科技及社群媒體的發展,許多連結閱聽人心理的媒介使用現象引起社會普遍重視及關注,例如網紅與直播對青少年行為的影響、社群媒體上完美的幸福表象、媒介內容如何影響閱聽人的道德感與娛樂感,手機廣告的效果與不同通訊模式對使用者情緒之影響、及新聞對閱聽人的心理影響等等,均為重要議題。媒介心理學課程除了持續關注傳播媒介暴力等傳統問題在新媒介呈現的態樣,也聚焦近年來相關的新傳播現象。
本課程特別著重閱聽人或使用者個人差異及媒介效果與使用媒介的心理機制,結合了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及傳播勸服取徑等重要觀點,例如對於使用媒介的動機、內容偏好、感知差異及使用者經驗與媒介效果之關注等等,將以傳播媒介的效果為基礎談起,例如電視、電影等等,先幫助同學掌握媒介影響個人心理的基本認識,進一步鼓勵同學觀察及探索使用新媒介的心理歷程,以期同學能了解傳播現象背後的心理因素。
能力項目說明
根據課程簡介,同學修習本課程後可以: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授課進度 Course Progress Outline |
||||
週次 |
日期 |
主題 |
單元主題 |
備註 |
1 |
9/12 |
課程說明及分組 |
|
課堂讀物、作業請參Moodle |
2 |
9/19 |
社會影響 |
媒介的社會影響有哪些? |
|
3 |
9/26 |
社會認知 |
媒介如何影響社會認知? |
|
4 |
10/3 |
情緒 |
情緒與享樂感的關係 |
|
5 |
10/10 |
國慶日 |
不上課 (看劇的家庭作業) |
|
6 |
10/17 |
娛樂媒體I 戲劇與享樂感 |
戲劇與人的享樂動機 |
|
7 |
10/24 |
娛樂媒體II 政治脫口秀 |
享受諷刺與偏見? |
|
8 |
10/31 |
娛樂媒體III 敵對運動賽事 |
痛宰對手、反敗為勝、雖敗猶榮都享受? |
|
9 |
11/7 |
期中考 |
期中考及分組約談 |
|
10 |
11/14 |
同理心與道德感 |
英雄動手都不算暴力? |
|
11 |
11/21 |
新媒介與勸服 |
青少年察知勸服意圖會有何反應?老年人呢? |
|
12 |
11/28 |
音樂與心理 |
憂鬱使人更想聽悲傷的音樂,但悲傷的音樂可以帶來什麼? |
|
13 |
12/4 |
遊戲與心理 |
遊戲的動機及影響與其他媒介內容有何差異? |
|
14 |
12/11 |
社群媒體與心理 |
社群媒體上的我要多快樂? |
|
15 |
12/18 |
期末口頭報告I |
|
|
16 |
12/25 |
期末口頭報告II &期末報告繳交截止 |
必須在2024年1/2下午5時前繳交紙本及電子檔,逾時不收。 |
|
17 |
1/2 |
新聞與心理I (補) |
新聞偏見帶來的情緒會影響新聞偏好嗎? |
|
18 |
1/9 |
新聞與心理II (補) |
敵意媒體效應可能消失嗎? |
|
每週學習投入時間,課堂為3小時,課前預習為1小時,課後復習為1.5-3小時,小組課堂報告及期末報告則視主題而異。
課堂要求及評量:
由於媒介心理學在探討閱聽人使用媒介的心理歷程,因此側重同學觀察及分析能力。本課程之授課及評量項目包括期中考、小組課堂報告、期末報告及課堂參與(含作業)。
※特別加分:
※特別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