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競爭與合作

Course Nam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3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結構共分為競爭、合作、競合三個部份,說明如下:

第一部份: 競爭與動態競爭

自1980年代起,競爭的概念在策略管理領域中居於主導地位,何謂競爭? 企業如何界定競爭者?以及企業如何競爭?本課程第一部分首先介紹競爭分析的基本概念,從早期產業組織經濟學的SCP到Michael Porter的五力分析來說明有關競爭分析,以及如何利用策略群組(Strategic Group)來界定競爭者。

隨著環境變化劇烈,為了更能理解企業的競爭行為,競爭概念的發展從靜態觀點朝向動態觀點,1996年前後,有動態競爭創始者之稱的陳明哲(Ming-Jer Chen)教授開創了動態競爭理論觀點,強調競爭分析的基礎在於企業與競爭者之間一系列來回的競爭行動回應,此行動與回應之一對一的對偶分析為動態競爭分析的基石,因此本部份主要在於說明動態競爭理論觀點如何用以探討競爭者間的相互攻擊與回應行動。

 

第二部分: 合作與策略聯盟

自1990年代,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組織合作策略成為企業成長及國際化擴張的重要選項,最常見的模式為策略聯盟,此部分說明常用於解釋合作策略的理論基礎,並說明策略聯盟的動機、策略內涵、以及聯盟的管理機制等重要觀點。

第三部分:競合

自1996年A. M. Brandenburger and B. J. Nalebuff 出版競合(coopetition)一書以來,至今競合已經成為策略管理領域中的重要觀點,本部分介紹競合的相關理論觀點,包括競合的前因、動態過程、及競合的結果等相關概念,並結合動態競爭理論觀點來說明動態競合。與競爭者合作為近來企業常見的策略選項,本部分將探討「與競爭者合作」的利弊。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課程目標:

    1.  從理論面學習解釋競爭、合作、競合的重要理論觀點。

    2.  從實務面透過個案教學與個案訪談及撰寫,學習企業有關競爭、合作、競合的實務運作。

    3.  透過與高階決策者互動,從應用面學習將理論觀點應用於企業個案實務分析。

    4. 學習企業個案訪談及撰寫之能力與技巧。

     

    Learning goals:

    1.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petition/cooperation/coopetition strategies.

    2. To enhance the analytical skill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e of competition/cooperation/coopetition strategies.

    3. To connect with top managers for learning the alignmen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4.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ies of in-depth interview and writing skill.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日期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9/11

    ~17:30

    I.競爭與動態競爭

    -策略

    -競爭策略

    -個案討論(1)

    14:10-14:30課程說明與注意事項/分組

    14:30-15:45策略/競爭策略-上課講義1  

    15:45-16:00休息

    16:00-17:30個案討論(1):奉茶行動:永續如何「永續」?

    邀請業師:黃暐程 原點社會企業創辦人

    Lecture

    Grouping

    3

    3

    2

    9/18

    ~17:30

    -策略群組

    -動態競爭策略

     

    14:10-15:30策略群組-上課講義1動態競爭策略-上課講義1

    15:30-15:45休息

    15:45-17:30個案討論(2):線上開戶熱潮興起,抓緊商機就對了嗎?

    邀請業師:吳文舜,精誠資訊集團副總經理/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委員/精誠隨想、精誠微雲董事長

    學生預習

    課前分組個案討論

    Lecture

    個案教學

     

    3

    3

    3

    9/25

    ~17:30

    II.合作與策略聯盟

    -合作策略

    -個案討論(2)

    14:10-15:30合作策略-上課講義2

    15:30-15:45休息

    9/25

    15:45-17:30個案討論(3):伺服器代工廠之兩難:舊愛?新歡?

    邀請業師:吳宗秉 緯穎科技市場宣傳企劃總監

    學生預習

    Lecture

    課前分組個案討論

    個案教學

     

    3

    4

    4

    10/2

    ~17:30

    III.競合

    -競合策略

    -個案討論(3)

     

    14:10-15:30競合策略-上課講義3

    15:30-15:45休息

    9/25

    15:45-17:30個案討論(4):強強聯結的合資公司是分?是合?

    邀請業師:吳淑玲,沛旭生技脊椎專案經理

    學生預習

    課前分組個案討論

    個案教學

     

    3

    4

    5

    10/16

    企業實務個案訪談與發展1

    企業實務個案訪談與討論(1)- 重粒子設備開發商的下一步?

    (邀請受訪者:高聖凱)

    14:10-14:40企業個案簡述

    14:40-15:30個案訪談

    15:30-15:45 休息

    15:45-17:00個案訪談與撰寫大綱

    個案訪談

     

    3

    4

    6

    10/30

    企業實務個案訪談與發展2

    企業實務個案訪談與討論(2) 待確認

    (邀請受訪者:張迺森)

    14:10-14:40企業個案簡述

    14:40-15:30個案訪談

    15:30-15:45 休息

    15:45-17:00個案訪談與撰寫大綱

    個案訪談

     

    3

    4

    7

    11/6

     

    企業實務個案訪談與發展3

    企業實務個案訪談與討論(3)-待確認

    (邀請受訪者:陳春固)

    14:10-14:40企業個案簡述

    14:40-15:30個案訪談

    15:30-15:45 休息

    15:45-17:00個案訪談與撰寫大綱

    個案訪談

     

    3

    4

    8

    11/13

     

    個案討論(5)

    14:10-15:45個案討論(5):直播平台之直播主爭奪戰:迎頭痛擊或另闢天地?(邀請業師:葉冠義,Uplive創辦人;廖長健,網擎資訊軟體執行長)

    15:45-16:00 休息

    16:00-17:00 創業座談

    課前分組個案討論

    個案教學

     

     

    3

    4

    9

    11/20

     

    個案討論(4)

    14:10-15:45個案討論(6):與巨人共舞-既合又競? (邀請業師:林宗,訊力科技創辦人/負責人)

    15:45-16:00 休息

    16:00-17:00創業座談

    課前分組個案討論

    個案教學

     

    3

    4

    10

    11/27

     

     

    14:10-15:30個案訪談技巧總結與討論

    15:30-15:45 休息

    15:45-17:00 個案撰寫與發展總結與討論

     

    3

    4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15%

    講述 Lecture

    15%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50%

    其他: Others: 個案教學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 平時成績:30% (出席)

    - 平時成績:40% (個案討論、上課參與)

    - 期末個案: 30%

    個案討論注意事項:個案務必於課前熟讀(至少兩遍以上)。每組同學均應於課前分組討論個案。

     

    期末個案撰寫注意事項:

    1. 為促使學生能更加貼實務,本學期期末個案撰寫與企業界合作,共有3位企業界高階管理者提供公司的案例,供同學進行個案撰寫,每組指派一家公司撰寫一個可供討論的個案,在指定日期由教師帶領個案訪談並指導個案撰寫大綱,必要時,各組在課後可與該企業界主管進後續訪問。
    2. 分組:將全班同學分為三組,每組負責一個個案撰寫。
    3. 個案包括兩部分:(1)個案本文:此為提供討論的個案內容及3個討論問題,長度需為A4大小12號字體 5頁以內(不包括附錄及圖表)。(2)個案討論問題解答:此為針對個案提出的討論問題事先預擬可能的解答(3~10頁)。
    4. 各組完成之個案初稿(含個案本文集討論問題解答)需於訪談後兩週內繳交,電子檔email to: t.a.peng@nccu.edu.tw
    5. 經教師審閱修訂後,三個個案本文最終確定版本將於最後一週課前 (不含討論問題解答)提供個案給同學事先閱讀,針對所發展出的四個個案進行總結與討論。

     

    課程要求:

    1. 第一次上課時將進行詳細的說明,並與所有修課學生進行交流,以做必要的調整,故要求所有修課學生或預計加選之同學,務必出席第一次的課程
    2. 同學請準時出席,遲到20分鐘以上則以一小時計算。
    3. Attendance is compulsory.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attend each session of this course, arriving on time. You will be failed to get the credit if you are ABSENT for TWICE (included).
    4. The use of laptop and smartphone is not allowed during the class unless the instructor asks for. You will be regarded as “ABSENCE” if you use laptop and smartphone during the class.
    5. Switch voice-off for your cellular phones.上課非經教師同意請勿使用手機及電腦。未經同意而使用者等同於缺席。
    6. Students will have read the reading materials prior to the appropriate class in which it will be related or discussed.
    7.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perform aggressive participation in each class discussion by arising interesting questions, articulating positive critique, and giving feedback. In some occasions, the instructor will make cold calls to ensure students’ efforts on the course.
    8.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perform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group assignment.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閱讀資料:

     

    1. Porter, M.E. (1996)「策略是什麼?」,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2007年3月)。
    2. Porter, M.E. (2008年1月),「波特新論競爭五力」,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3. 陳明哲 (2013),商業生態系統,超越產業疆界的競爭,哈佛商業評論(三月號)。
    4. 陳明哲 (2012),認識動態競爭分析的內涵,哈佛商業評論(九月號)。
    5. 陳明哲 (2013年4月),「競爭者分析:市場共同性-資源相似性架構」,哈佛商業評論, pp.30-31.
    6. 陳明哲 (2013年5月),「市場共同性-資源相似性架構的應用」,哈佛商業評論, pp.24-25.
    7. 陳明哲 (2012年11月),「預測競爭對手的回應:AMC分析法初探」,哈佛商業評論, pp.28-29.
    8. 陳明哲 (2013年11月),動態競爭觀點下的動態合作,哈佛商業評論。
    9. 彭朱如(2020/6/22),代工廠如何在邁向自創品牌之路時,平衡與客戶間的競合關係」,哈佛商業評論數位版文章,HBR導師講座導讀。

    個案:

    為尊重版權,以下有版權個案需向本院PERDO購買,一人一份,切勿影印及流傳。*

    1. 葉冠義、廖長健、彭朱如,直播平台之直播主爭奪戰:迎頭痛擊或另闢天地?政大商管個案中心(CBCC)。
    2. 吳文舜、林呈欣、彭朱如,線上開戶熱潮興起,抓緊商機就對了嗎? 政大商管個案中心(CBCC)。
    3. 林宗、郭水義、彭朱如,與巨人共舞:既合又競? 政大商管個案中心(CBCC)。

    其他個案另附

    個案討論注意事項:個案務必於課前熟讀(至少兩遍以上)。每組同學均應於課前分組討論個案。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