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行政法是一門抽象但實用的學科,因為行政法是人民與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執行公權力之人,公法法律關係之間的行為準則。
在現代國家中,各式各樣的行政行為無所不在,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自然對原住民族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行政法應以生活化、實用化、跨領域化的角度加以學習。
本堂課預期透過一學期的時間,將重要、基礎的行政法知識進行教授,並培養學生對於行政法領域之理解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希望學生能透過教學過程:
1. 建立行政法法律關係的基礎概念
2.解決簡易的行政法爭議、具備初步分析行政法案例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詳細的18周上課內容,將於第一次上課時詳細說明。所有的上課講義都在上課前會公告在數位學習平台供同學下載使用。
週次 Week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
|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
||||
1. |
導論 |
課程導論 |
介紹課程進行方式 行政、行政法與行政之分類 |
3 |
3 |
2 |
行政法基本概念 |
公私法區別理論、行政法法源 |
相關案例研討 |
3 |
6 |
3 |
行政法原理 |
行政法原理 |
行政法之重要基本原則 |
3 |
6 |
4 |
行政法原理 |
行政法原理 |
行政法之重要基本原則 |
3 |
6 |
5 |
行政組織 |
行政組織概論 |
行政組織的基本概念與新近發展、權限與管轄 |
3 |
6 |
6 |
行政組織 |
行政組織結構與類型 |
中央行政組織、地方自治團體 |
3 |
6 |
7 |
行政組織 |
公物與公營造物 |
公物之概念與利用關係、公營造物概念之再造 |
3 |
6 |
8 |
行政組織 |
公務員法 |
公務員之概念、公務員之權利與義務 |
3 |
6 |
9 |
行政程序 |
行政程序概論 |
我國行政程序法之特色與比較 |
3 |
6 |
10 |
行政行為 |
單方行政行為1-1:行政處分 |
行政處分之功能與種類、行政處分之概念定義 |
3 |
6 |
11 |
行政行為 |
單方行政行為1-1:行政處分 |
行政處分之成立與效力、行政處分之瑕疵及法律效果 |
3 |
6 |
12 |
行政行為 |
單方行政行為1-1:行政處分 單方行政行為1-2:行政制裁 |
行政處分之附款、行政處分之撤銷與廢止、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行政制裁的概念區辨 |
3 |
6 |
13 |
行政行為 |
單方行政行為1-2:行政制裁 |
行政制裁的一般原則與行政罰法、行政罰之裁處 行政命令之概念:我國與法國法之比較、行政命令之種類與合法要件 |
3 |
6 |
14 |
行政行為 |
行政契約 |
契約定性之區分:學說與實務見解比較、行政契約之概念與種類、行政契約之履行與效力 行政法上之強制執行概念、行政執行之執行名義與手段 |
3 |
6 |
15 |
行政救濟 |
行政執行 |
即時強制與直接執行、行政執行之救濟 權利救濟與行政權/司法權、訴訟類型 |
3 |
6 |
16 |
行政救濟 |
行政救濟概論 |
救濟程序與審理原則、國家賠償之概念與發展、國家賠償以外之國家責任 |
3 |
6 |
17 |
綜合討論 |
行政法整體回顧 |
學生報告討論 |
3 |
6 |
18 |
綜合討論 |
行政法整體回顧 |
學生報告討論 |
3 |
6 |
出席率與上課參與20%
期中報告40%
期末報告40%
詳細的評分標準將於第一堂課程時說明
陳敏,行政法總論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林明鏘,行政法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