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個案與倡議

Course Name: Social Case Work and Advocacy for Social Change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改善個案之處境為助人工作的核心價值,而改變社會環境與改善個人處境息息相關,因此社會倡議與個案工作之間應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本課程將回顧國內外社會工作發展的批判性論述,反思社會倡議與個案工作的關係,並進而透過國內外相關案例的研討,思索個案工作與社會倡議如何能更緊密結合的路徑與方法。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一、反思個案工作與社會倡議之關係。

    二、探討結合個案工作與社會倡議的取徑與方法。

    三、完成一個研究構想,整理與分析結合個案與倡議之案例。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1

    課程介紹:

     

     

    2

    反思社會工作與國家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9期,「台社論壇」

     

    3

    反思社會工作專業化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2期,「左異聲響:批判「專科社工師」

     

    4

    批判的社會工作取徑

    王增勇,2003

    黃彥宜,2015

     

    5

    個案之外

    韓意慈,2017

    王增勇,2020

     

    6

    實踐場域參訪

    預計參訪原住民部落,具體參訪時間另訂。

     

    7

    為何倡議

    何春蕤,2005

    Espenido , 2019

     

    8

    社會工作與社會運動

    Harms and Smith, 2015

    Noble, 2007

     

    9

    實務分享

    邀請南洋台灣姊妹會祕書長陳雪慧分享如何從社工走上移民倡議之路

     

    10

    實務分享 

    邀請家庭照顧者總會祕書長陳景寧分享社福倡儀經驗

     

    11

    他山之石  Price and Artaraz, 2013,  

    12

    計畫書寫作

    計畫書寫作

     

    13

    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評析與討論

     

    14

    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評析與討論

     

    15

    行動研究構想報告

     

     

    16

    行動研究構想報告

     

     

    17

    計畫書寫作

     

     

     

    18

    計畫書寫作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5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20%

    其他: Others: 專家分享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這是一門研究所的課程,因此以討論為主,演講為輔。學生在課前必須熟讀指定讀物,並提出每篇作品的核心問題,以及其所引申的問題意識,作為上課時討論的基礎。

     

    課程要求

    1.     課堂參與:研究所的教學須建立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之上,因此,每位同學須踴躍參與討論。

    2.     個案研討:選擇一個國內外結合個案工作與社會倡議的案例,搜集該案例相關資料,撰寫1500字的介紹與評析報告(包括案例簡介、結合個案與社會倡議的方法、對其方法的初步評估,並於課堂中分享。

    3.    研究構想:以上述案例為對象,提出3000字左右之研究構想,內容包問題意識、與相關文獻對話、可行的研究方法…等。

    4.    口頭報告:於15分鐘內報告上述行動研究構想。

     

    評分標準

    課堂討論25 %;個案研討30%;研究構想30 %;口頭報告15 %。

    註:本課程作業禁止使用AI 工具,如經發現,該項作業以零分計算。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王增勇,2003,〈照顧與控制之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1期,頁143-183。

    社區照顧的再省思:小型化?規格化?產業化?/王增勇(59 民 94.9 頁 91-142)

    王增勇,2020,〈你聽不懂我的恐懼:建制民族誌在社會倡議的運用〉,收錄於王增勇、梁莉芳編《為何建制民族誌如此強大: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頁531-571,台北:群學。

    何春蕤,2005從反對人口販賣到全面社會規訓:台灣兒少NGO的牧世大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9期,頁1-42

    黃彥宜,2015基變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英語系國家與台灣的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01期,頁53-86

    趙彥寧,2005社福資源分配的戶籍邏輯與國境管理的限制:由大陸配偶的入出境管控機制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9期,頁1-90

    韓意慈,2017,〈為曲高和寡的社會工作倡導提出整合取向〉,《台灣社會工作學刊》,第18期,頁1-28。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9期,「台社論壇」

    1.國家與社福組織之間的思辯:弱勢者的守護者或社會控制的工具?/王增勇(59 民 94.9 頁 185-188)

    2.以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為例,探討社福組織與國家的共生關係/鄭村棋(59 民 94.9 頁 189-198)

    3.政府與專業結合形成社會排除:台北市心理復健家屬聯合協會的經驗/林首成(59 民 94.9 頁 199-202)

    4.社福組織與在地部落主體性實踐的對話/黃盈豪(59 民 94.9 頁 203-210)

    5.陷落在募款與案主權益夾縫中,左右為難的青少年福利工作/葉大華(59 民 94.9 頁 211-216)

    6.走在國家體制與公民自主的鋼索上/陶蕃瀛(59 民 94.9 頁217-222)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2期,「左異聲響:批判「專科社工師」

    1.編按/王增勇(92 民102.09 頁201-202)

    2.當考試成為社工的緊窟咒:社工師考試現形記/王增勇(92 民102.09 頁203-224)

    3.我們如何製造了專業化的趨勢/王行(92 民102.09 頁225-243)

    4.社會工作專精化深化制度性壓迫的思辨/陶藩瀛(92 民102.09 頁245-255)

    完整看見案主才是真正的社工專業:一位資深精神社工的觀點/王美懿(92 民102.09 頁257-265)

    5.考不上證照的「他者」異議:誰是「社工」?又誰的「專業/專精」?/郭志南(92 民102.09頁267-285)

     

     

    Espenido, Gil I., 2019, “Weaving Human Right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to Address the Roots of Poverty,” Philippine Journ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Volume 11,: 11-32,

    Harms, Linda and Linda.Smith, 2015, “What should social work learn from ‘the fire of social movements that burns at the heart of society’?” Critical and Radical Social Work 3(1):19–34.

    Noble, Carolyn, 2007, “Social Work, Collective Ac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Re-Thematising the Local-Global Nexus,” in Revitalising Communities in a Globalising World. Edited by Lena Dominelli, 95-104, Routledge

    Price, Jem and Kepa Artaraz, 2013, “Professional ‘imperialism’ and resistance: Social work in the Philippines,” Trabajo Social Global-Global Social Work 3(5):28-53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