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旨在闡釋俄羅斯文明在俄國歷史演進中的發展及其在當代政治、國際關係、文化潮流及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意義。在以人類文明的原始概念作為理論與方法的前提下,本課程內容將聚焦討論超文明(Meta-civilization)體系及其在國際舞台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課程主題將進行俄羅斯、西方與中國文明系統統一性的比較研究,並著重於觀察世界主要文明之間不斷交互影響的情況與可能性。
能力項目說明
藉由課程參與,學生將會對於俄國、中國與西方文明有整體性的認識,並透過文明在政治、社會、文化以及對於未來歷史發展的重要性,來分辨及評估不同文明的具體特點。上述的能力培養,對學生未來在實際應用上有相當大的助益。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課程主題與內容
第一週:人類歷史文明的概念與文明的比較
第二週:文明與文化、意識形態及生活方式的關係
第三週:俄羅斯文明之起源
第四週:古俄羅斯文明之形塑
第五週:俄羅斯東正教傳統的形成
第六週:在歐洲與蒙古帝國之間的古俄羅斯
第七週:莫斯科大公國的宗教與政治權力
第八週:莫斯科大公國的危機與教會分裂
第九週:彼得大帝的改革及其對文化的影響
第十週:十九世紀俄國的西化派與斯拉夫派
第十一週:十九世紀俄國的官方意識形態
第十二週:十九世紀俄國與歐洲-贊成與反對
第十三週:俄羅斯精神性與民族角色的建構:基本價值觀
第十四週:俄羅斯精神性與民族角色的建構:號召革命
第十五週:俄羅斯帝國的瓦解
第十六週:蘇聯的文明社會
第十七週:蘇聯解體與尋找俄羅斯的身分認同
第十八週:當代俄羅斯與全球化
課堂參與、討論及報告:40%;
專題報告20%;
學期報告研究性論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