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環境規劃與設計專題

Course Name: Seminar on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隨著環境保護的意識日漸成熟,國家與經濟發展的需求下,許多的土地開發與再開發開始重視環境與生態相關課題的考量。規劃與設計是土地開發過程中維護環境正義的第一步,但也是維持土地開發與生態平衡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本課程試圖以概念授課、案例分析、專題討論及小組報告方式,探討環境規劃設計的核心思維與生態理念結合的可能性。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隨著環境保護的意識日漸成熟,國家與經濟發展的需求下,許多的土地開發與再開發開始重視環境與生態相關課題的考量。規劃與設計是土地開發過程中維護環境正義的第一步,但也是維持土地開發與生態平衡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本課程試圖以概念授課、案例分析、專題討論及小組報告方式,探討環境規劃設計的核心思維與生態理念結合的可能性。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Week 01 課程說明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Week 02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一 生態工程概論

    1-1 生物多樣化的意義
    1-2 保護原生生物的意義 
    1-3 認識「生態金字塔」 
    1-4 保護表土的意義 
    1-5 島嶼生態理論 
    1-6 生態補償制度 
    1-7 生態工程的展開

    Week 03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二 都市氣候與生態

    2-1 都市生態的指標 
    2-1.1 都市型動物的困擾 
    2-1.2 野生鳥類是都市生態的指標 
    2-1.3 愛之適則害之的餵食  
    2-2 都市氣候 
    2-2.1 都市氣候的體驗 
    2-2.2 台灣都市熱島效應的實測研究 
    2-2.3 緩和熱島效應的都市計畫對策 
    2-3 都市空氣品質 
    2-3.1 都市空氣污染概說 
    2-3.2 空氣污染防治的都市綠化政策 
    2-4 小結

    Week 04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三 城鄉生態水循環計畫

    3-1 河川水系的生態水循環計畫 
    3-2 公園綠地系統的生態水循環計畫 
    3-3 社區生態水循環計畫 
    3-4 大地的生態水循環設計 
    3-4.1 人造環境與大地的保水性能 
    3-4.2 貯留水循環設計法 
    3-4.3 滲透水循環設計法 
    3-5 小結

    Week 05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Week 06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Part-2 國家生態網路計畫

    四 都市生態綠網計畫

    4-1 近代都市綠地系統發展史 
    4-1.1 都市綠地系統的胎動 
    4-1.2 霍華德的田園都市 
    4-1.3 巴黎的都市綠地系統大改造 
    4-1.4 美國都市公園綠地系統的展開 
    4-1.5 都市成長管理的英國「綠帶法」 
    4-1.6 日本的公園綠地系統 
    4-2 都市生態綠網計畫 
    4-2.1 都市綠地的生態品質 
    4-2.2 都市生態綠網計畫 
    4-3 台灣都市生態綠網的展望 
    4-3.1 提昇都市綠覆率是第一要務 
    4-3.2 開闢都市生態公園 
    4-3.3 台灣都市生態走廊的可行性 
    4-3.4 發揮「背景綠點」 
    4-4 小結

    Week 07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五 鄉村生態綠網計畫

    5-1 鄉村生態綠網的意義 
    5-1.1 嚴重污染的台灣鄉村更需要生態改善 
    5-1.2 鄉村綠網是連結國家公園與都市綠網的生態走廊 
    5-1.3 何謂鄉村綠網系統? 
    5-2 歐洲鄉村生態網路系統簡介 
    5-2.1 歐洲鄉村生態綠網系統概要 
    5-2.2 歐洲鄉村生態綠網系統計畫 
    5-3 歐洲鄉村生態綠網規畫實例與步驟 
    5-4 台灣鄉村生態網路的展望

    Week 08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六 國家生態綠網計畫

    6-1 荷蘭國家生態綠網NEN計劃 
    6-1.1 荷蘭國家生態綠網的背景 
    6-1.2 荷蘭國家生態綠網的計畫內容 
    6-1.3 荷蘭的生態道路技術 
    6-2 綠網中生態走廊的計畫 
    6-2.1 生態走廊的功能 
    6-2.2 生態走廊的品質 
    6-2.3 生態走廊的限制 
    6-3 台灣國家生態綠網之展望

    Week 09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專題演講

    Week 10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第三篇 生物多樣化環境設計

    七 生態道路

    7-1 台灣的道路生態破壞現狀 
    7-1.1 慘不忍睹的阿里山公路 
    7-1.2 墾丁椰林景觀大道之死 
    7-1.3 玉井綠色隧道之死 
    7-1.4 無奈談生態道路 
    7-2 生態道路概說 
    7-2.1 隧道化、橋樑化的生態道路 
    7-2.2 生態道路規畫程序 
    7-3 動物穿越路徑(fauna passage)設計 
    7-3.1 概要 
    7-3.2 大型動物的箱型地下道 
    7-3.3 中型動物的涵管式通道 
    7-3.4 兩棲類、爬蟲類動物的涵管式通道 
    7-3.5 動物跨越路橋 
    7-3.6 橋樑下的生態路徑 
    7-3.7 誘導鳥類飛越公路的植栽計畫 
    7-4 防止動物入侵道路之設計 
    7-4.1 動物入侵道路之習性 
    7-4.2 防止動物入侵之柵欄設計 
    7-4.3 防止動物入侵的道路照明計畫 
    7-5 都市道路的生態改造 
    7-6小結

    Week 11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Week 12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八 水域生態與親水設計

    8-1 台灣水域生態悲歌 
    8-1.1 七股潟湖保衛戰 
    8-1.2 這就是我們的黃金海岸 
    8-1.3 怎麼到處都是RC河川? 
    8-2 生態河川工法 
    8-2.1 歐洲的生態河川工法概觀 
    8-2.2 向自然河川學習 
    8-2.3 台灣生態河川工法的展望 
    8-2.4 台灣生態河川實例 
    8-3 親水設計的省思 
    8-3.1 冬山河症候群 
    8-3.2 冬山河親水公園是不良生態設計惡例 
    8-3.3 親水設計也可以兼顧生態 
    8-4 水域生態的省思 
    8-4.1 基隆河截彎取直的省思 
    8-4.2 長江大壩的省思

    Week 13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九 生物多樣化棲地再造

    9-1 都市的綠地生態環境 
    9-2 減少「草坪」而增加「草原」 
    9-3 廣植誘蝶誘鳥植物 
    9-4 原生植物綠化 
    9-5 物種多樣性綠化 
    9-6 生態綠化 
    9-7 都市公園的生態綠化 
    9-8 自然演替式的「野生公園」 
    9-9 諾亞花園的省思

    Week 14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十 諾亞花園〈生物多樣化綠地設計〉

    10-1 生物棲地的意義 
    10-2 生物多樣化基礎在於多孔隙環境 
    10-3 「濃縮自然」 
    10-4 蜻蜓棲地再造計畫 
    10-5 螢火蟲棲地再造計畫 
    10-6 野鳥棲地再造計畫 
    10-7 生態公園中的的生物棲地計畫 
    10-8 小結

    Week 15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十一 城鄉生態改造運動

    11-1 城鄉綠色交通改造運動 
    11-2 都市生態改造的草根運動 
    11-3 鄉村生態改造的草根運動 
    11-4 生態村改造實例 
    11-5 民眾參與 
    11-6 落實生態工程教育 
    11-7 生態的「心靈改造運動」

    Week 16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期末報告

    *16+2週規劃

    Week 0-1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Week 0-2 (授課3小時/自修3小時)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15%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專題演講或案例參訪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出席35% 
    2. 課程討論30% 
    3. 期中與期末報告35%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 林憲德,城鄉生態(2007年更新版),詹氏書局,出版日期:2007 
    2. 自編教材講義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N/A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