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質性研究法」為一具人文關懷之文化研究,本課程著重在培养同學理解「脈絡」、「關係」與「意義」的共建,以及培養敏銳的心與獨到的創見。課程之主要宗旨在於增進學生學習、分析、應用、實踐、創造與分享知識的興趣與能力,並期待經由質性研究法的共學歷程,能使同學具有察知重要議題、創造系統知識、應用研究方法、報告研究發現的研究技能,以及教育彼此的學養與心胸,進而對公共行政與社會科學有所貢獻。
能力項目說明
1. 社會科學研究⽅法的基本理論與後設分析,例如實證論、詮釋論、批判論的理解與批判。
2. 當前「質性研究⽅法」的歷史源流、演進、優點、限制,以及在不同專業領域中應⽤的情形。
3. 「質性研究⽅法」的理論概念、⽅法、技巧,與重要經典文獻的檢視與評析,以及最新研究發現的整體檢視與評論。
本課程為了使本班同學培養出具行動力和批判性的思惟與想像力的研究能力,將著重提供學生檢視、體察、析評、批判與綜合概念及知識的方法。為了達成上述的目標,我們將介紹對於質性研究有卓越貢獻的學說,透過對各種論點、學說與理論的了解與省思,能使同學兼顧思想深度與範疇廣度,在研修、思索、批判與發表的攻讀過程中,提升吾人理論水準、質性研究方法的程度與涵養。同時,藉由案例分析,期待同學不僅將更熟知質性研究的理論,也能從實際脈絡中奠定從事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的根基。(暫訂)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周次 |
日期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學習投入時數 |
|
課堂講授 |
課程前後 |
|||||
1 |
9/13 |
課程介紹、相見歡、 師生共同設計課程 |
教學大綱、個人資料表 |
填寫個人資料表、共同設計課程 |
3.0 |
4.5 |
2 |
9/20 |
課程介紹、 師生共同設計課程 |
教學大綱、個人資料表 |
填寫個人資料表、初步觀察報告、課程說明、架構分享 |
3.0 |
4.5 |
3 |
9/27 |
基礎與辯證思維 |
研究方法論 緒論、第1-6章 |
講授、分享心得與概念討論 |
3.0 |
4.5 |
4 |
10/4 |
基礎與辯證思維 |
研究方法論 第7-12章 |
講授、分享心得與概念討論 |
3.0 |
4.5 |
5 |
10/11 |
基礎與辯證思維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1-2 |
講授、分享心得與概念討論 |
3.0 |
4.5 |
6 |
10/18 |
基礎與辯證思維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3-5 |
講授、分享心得與概念討論 |
3.0 |
4.5 |
7 |
10/25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6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8 |
11/1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7-8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9 |
11/8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9-11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10 |
11/15 |
期中報告 |
學期報告計畫書 |
完成學期報告大綱 |
3.0 |
4.5 |
11 |
11/22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12-14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12 |
11/29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15-19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13 |
12/6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20-24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14 |
12/13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引言、第1-6章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15 |
12/20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第7-12章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16 |
12/27 |
基本技能與架構建立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第13-16章、實踐篇 |
講授、心得分享與實作討論 |
3.0 |
4.5 |
17 |
1/3 |
綜合反思 與學期報告 |
學期報告(一) |
口頭報告與書面初稿 |
3.0 |
4.5 |
18 |
1/10 |
綜合反思 與學期報告 |
學期報告(二) |
口頭報告與書面初稿 |
3.0 |
4.5 |
【指定書目】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