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博物館管理與經營

Course Name: Museum Management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1.本課程為教育部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之課程,強調「跨域共授」與「學生實作」,因此除了傳統內容的管理與經營之外,更邀請AI管理專長和有機修復的外師共授以增加科技在博物館實際應用的教學與實作。

2.本課程的內容與教學方式乃針對已經具有民族學與民族誌基礎知識的大二學生所設計,主要是藉由歸納國內外博物館在管理與經營方面的知識,提供學生一個探究未來職場可能性的視窗;希冀透過本課程的基礎,令學生可以透過認識博物館的建立、架構、運作、功能與責任,而更了解如何看待博物館,進而認識自己在未來是否適合成為一個博物館人以及如何在博物館領域遂行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提供學生:

    1. 了解博物館學的基本知識與領域。

    2. 測試自己是否適合朝向博物館領域發展。

    3. 激發對科技在博物館應用的前瞻構思。

    4. 了解數位與科技對博物館管理與經營的理論與實做。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

    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

    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

    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9/13

    開宗明義章

    課程介紹、課堂報告之分組並決定各組時間、民族學博物館導覽

    課堂講授

    2

    1

    9/20

    博物館屬性與發展簡史(1)

     

    預先閱讀

    1. 研讀本國之博物館法。
    2. John Fallk, “Why well-being is at the heart of museum experiences”, Why Well-Being Is at the Heart of Museum Experiences –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aam-us.org), 2022.1.10.
    3. G Ellis Burcow,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Walnut Creek: Alta Mira Press, 1995. pp.  15-24.
    4. 楊靜姍,〈博物館值多少?, 《「製作博物館」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6 41-54
    5. 曾信傑 <博物館與文化掌控權初探: 英國國家博物館治理個案分析>《「製作博物館」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6 5-18

    課堂講授

    與討論

    2

    2

    9/27

    博物館屬性與發展簡史(2)

     

    同上。

    課堂講授

    與討論

    2

    2

    10/4

    博物館的軟體組織

     

    預先閱讀:

    Hugh Genoways著、林潔盈 翻譯 《博物館行政》(Museum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 63-104205-220, 臺北: 五官藝術管理公司 2007

    請學生查閱臺灣故宮博物院、臺灣史前文化博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Smithsoniun、俄國Hermitage博物館、大陸首都博物館的組織章程。

    課堂講授

    與討論

    2

    2

    10/11

    物館的硬體—(1)博物館建築之基本原則、功能性要求、未來博物館建築的發展。

    (2) 博物館與綠建築。

          預先閱讀:

    1. Peter Anderson 徐純翻譯 《藍圖之前的規劃科學中心的建築群像》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90。這是一本深入淺出,閱讀難度不高的博物館建築的專業書籍。
    2. Barbara Rengal, Museum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  Cham Swisstzerland: Springer, 2019.
    3. 王小曉,《博物館建築設計的地域性場所精神的表達》,華中科技大學碩論,2014。
    4. 林憲德,《綠建築91技術》,台北市:詹氏書局,2016
    5. 邱茂林,《有氧建築:綠建築的足跡與對話》,台北市:2011
    6. 林憲德,《綠魔法教學》,台北市:幸福綠光,2010(可線上獲得)
    7. 林憲德主編,《亞熱帶綠建築挑戰》,台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8。

    課堂講授

    與討論

    2

    4

    10/14週六

    13:00-17:00

    (四小時)

    無機物件修復

    共授教師:邵慶旺主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物維護研究中心;古蹟藝術修護學系。

    上課地點: 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228(不是校本部,而是斜對面500公尺遠,地下道另一頭的台北紙廠」舊址)

    課前預讀: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中國文物修復委員會編 《文物修復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

    課堂講授與

    實作

    4

    6

    10/18

     

    AI於博物館管理與經營的應用

    今今宋共授教師: 宋祚忠博士,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課堂講授

     

    2

    2

    10/25

    文物的蒐集、典藏 (文物來源、倫理、典藏理論、登錄編目與管理)及前瞻的管理方式。

     

    預先閱讀:

    1. 任莉莉《博物館藏品徵集與登錄管理之研究》臺北 文史哲 81
    2. Thomas H. Davenport, The AI Advantage : How to Put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to Work,  2018.
    3. ICOM, Running a Museum: A Practical Handbook, Paris: ICOM, 2004, pp. 17-30.
    4. Denis Alsford 原著、王永信 <博物館的防火安全《博物館學季刊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民國78年7月 頁53-57。
    5. Hugh Genoways著、林潔盈 翻譯 《博物館行政》(Museum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221-246, 臺北: 五官藝術管理公司 2007

    課堂講授

    與討論

    2

    2

    11/01

    傳統的文物展示(基本思考、工作程序、空間規劃)與未來展示趨勢。

    預先閱讀:

    Larry Klein, Exhibits: Planning and Design, New York: Madison Squre Resss, 1986, pp.64-75.

     

    課堂講授

    與討論

    2

    2

    11/08

    本週不上課

    已將課程挪至10/14台藝大上課。

     

     

     

    11/15

    本週不上課

    已將課程挪至10/14台藝大上課。

     

     

     

    11/22

    參訪

    各組自行前往參訪博物館。觀察該館交通便利性、建築物內外觀、觀眾、展廳之間連結、動線、安全維護、整體環境、導覽、紀念品販售部……等問題,尤其特別注意該館如何利用科技管理該館(例如售票系統、導覽系統、節能系統、IB……)該博物館將科技/AI運用在經營與管理方面的現況(所以最好事先聯絡,能向館員請教)

    行前富含問題意識,自行參訪博物館。

    0

    7

    11/29

    博物館與教育

     

    預先閱讀:

    1. Eilean Hooper-Greenhill, “Museum educ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oger Miles and Lauro Zavala ed., Toward the Museum of the Future, pp. 133-146,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2. Eilean Hooper-Greenhill, Museum and Gallery Education, Leicester: L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9-15, 135-150.

    課堂講授

    與討論

    2

    2

    12/06

    博物館、社區與觀眾

    1. Bernhard Graf, “Visitor studies in Germany: methods and examples”, Roger Miles and Lauro Zavala ed., Towards the Museum of the Future, New European Perspectives, pp. 75-8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2. Eilean Hooper-Greenhill, Museum and Gallery Education, pp. 135-150, Leicester: L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12

    報告、講評、課堂講授、討論

     

     

    12/13

    大學

    博物館

     

          預先閱讀:

    1. 張譽騰,大學博物的使命與功能〉,《博物館學季刊》第10卷第3期,頁17-22
    2. 詹聿玲,大學自然史博物館之本質《博物館學季刊》第10卷第3期,頁23-26
    3. 胡家瑜,變遷中的大學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第11卷第3期,頁65-72
    4. 陳仙明,大學博物館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南藝大博物館學研究所碩論文,民國90年。

    34

    報告、講評、課堂講授、討論

    2

    3

    12/20

    博物館評鑑

    預先閱讀:

    1. ICOM, Running a Museum: A Practical Handbook, Paris: ICOM, 2004, pp. 105-118.
    2. George E. Hein, “Evaluation of museum programmers and exibits”,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the Museum, pp.306-313. London and New York: Rotledge.
    3. Judy Diamond 原著、徐純 翻譯,《評量實用的指南: 博物館與其他非正式教育環境之工具》 臺北: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民國94年。

    56

    報告、講評、課堂講授、討論

    2

    2

    12/27

    疫情肆虐下的博物館

    預先閱讀:

    “My High School is in a Museum”,

    https://www.aam-us.org/2022/05/03/my-high-school-is-in-a-museum/?utm_source=American+Alliance+of+Museums&utm_

    campaign=2cd3d26ec4FieldNotes_2022_May9&utm_medium=

    email&utm_term=0f06e575db6-2cd3d26ec4-67826038

    78

    報告、講評、課堂講授、討論

    2

    3

    01/03

    期末考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 期末考

    佔總分之50%

    二、平時成績

    1.課堂報告(佔總分之20%:

      3人一組,各組同學自行前往參觀一個中型博物館(例如台博、史博、北美館、十三行、陶瓷館、蘭陽館……)或大型博物館的一個展廳(例如基隆海科館、台中科博館、故宮、屏東海生館、高雄科工館……)在課堂上以30分鐘為限,以ppt的形式深入介紹一個國內博物館,所以各位必須事先對這個博物館有深入的瞭解,觀察其交通便利性、建築物內外觀、觀眾、展廳之間連結、動線、安全維護、整體環境、導覽、紀念品販售部……等問題,尤其特別注意該館如何利用科技管理該館(例如售票系統、導覽系統、節能系統、IB……)該博物館將科技/AI運用在經營與管理方面的現況(所以最好能向館員請教)10/26由第一組開始報告

      該組所有同學必須現場打卡。報告結束之後由其他小組分別提問並由各組評分,佔40%,老師評分佔60%(提問次數與水準作為平時成績之重要依據)

    2.上課出席率、提問討論情況及書面心得報告。

    (1) 課堂發言狀況、參與討論之積極程度佔總成績之20%

    (2) 本學期將點名五次(成績佔總分之10%被點到名才請同學說請假的不予同意)曠課達3次者,請自動棄修,遲到、事、病假列入參考

    *特別規定: 一、第一次上課未能親自參加分組者,視同放棄修習本課程。

               二、在聽過課程內容介紹之後,自認不適合修習本課程者,請勿選修,以免佔用候補同學之機會。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賴美岑(基本資料上課公布)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http://www.nmp.gov.tw/
    十三行博物館: http://www.sshm.ntpc.gov.tw/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 https://www.nmmst.gov.tw/chhtml/
    大英博物館: http://www.britishmuseum.org/
    美國Smithsoian博物館: http://www.si.edu/
    俄國Hermitage博物館: http://www.saint-petersburg.com/museums/hermitage-museum/
    首都博物館: 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