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介紹漢字的字源研究的材料、方法理論、研究成果。以期學生能掌握這些內容,對漢字字源有深刻的理解、體認漢字發展演變的歷程,並進一步將這些知識、能力加以轉化,以應用於對外華語教學及中學國語文教學中。
能力項目說明
1認識漢字字源研究的材料概況
2認識漢字字源的研究方法理論
3認識漢字字形的研究成果
4了解如何將漢字字源的知識運用於教學現場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
平時成績40%(含期中分配的報告) 期末個人報告60%
1課堂報告能針對分配的漢字字源,查索相關文獻,做成導讀材料並講述者:70-79
2課堂報告能針對分配求的漢字字源,查索到最近、最合理文獻,做成導讀材料並講述者:80-89
3課堂報告能針對分配的漢字字源,查索相關文獻能提出合理的個人見解,做成導讀材料並講述者:90以上
期末報告
1能完成漢字字源相關主題,查索相關文獻及依論文格式完成完整書面報告:70-79
2能完成漢字字源相關主題,查索到最近、最合理文獻及依論文格式完成完整書面報告者:80-91
3能針對目前漢字字源共識提出合理質疑或提出合理的新見解者:90以上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黃德寬:《古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修訂本)》(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劉釗:《甲骨文常用字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23年)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王輝:《漢字的起源及其演變》(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白川靜 :《新訂字統》(東京:平凡社,2004年)
黃德寬:《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張素鳳:《古漢字結構變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說文》部首今讀本義(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曾憲通、林志強:《漢字源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學勤:《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黃德寬:《古漢字發展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郭仕超:《甲骨文字形演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董琨:《中國漢字源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陸宗達:《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證》(北京:學苑出版社,2019年)
洪颺、朱添:《漢字字源及應用解析500例》(遼寧: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
郭永秉:《九個漢字里的中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年)
李守奎、王永昌:《說解漢字一百五十講》(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
徐超:《古漢字通解500例》(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
葛亮:《漢字再發現:從舊識到新知》(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