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日據時期台韓小說專題

Course Name: Special Topics on Japanese period Taiwan and Korean Novel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介紹日據時期台灣和韓國文學,除了讓學生了解殖民地現代性之外,也對東亞國家的現代進入與其特殊經驗更進一步認知,並希望透過兩國小說作品分析的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課程內容分兩大單元,第一單元介紹日據時期台灣和韓國社會整體發展及特色,第二單元分組閱讀與討論日據時期台韓作家和小說文本。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了解台灣與韓國的現代經驗。
    2. 把握日據時期台灣和韓國文學的展開重點。
    3. 閱讀兩國主要作家和小說。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與作業

    學習投入時間

    課堂講授

    課程前後

    1

    課程介紹

    課程概述 、分組

    講授

    3

     

    2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1)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與現代化議題

    講授

    3

    5

    3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2)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與現代化議題

    講授

    3

    5

    4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3)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與現代化議題

    講授

    3

    5

    5

    日據時期韓國文學(1)

    韓國近代文學形成的社會條件與近代文學的展開

    講授

    3

    5

    6

    日據時期韓國文學(2)

    韓國近代文學形成的社會條件與近代文學的展開

    講授

    3

     

    7

    日據時期韓國文學(3)

    韓國近代文學形成的社會條件與近代文學的展開

    講授

    3

    5

    8

    閱讀文本及討論

    〈神秘的自制島〉、〈臺娘悲史〉、〈蛇先生〉、〈豐作〉、〈放炮〉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5

    9

    閱讀文本及討論

    〈無情〉、〈馬鈴薯〉、〈運氣好的日子〉

    課堂報告及討論  

    5

    10

    閱讀文本及討論

    〈王爺豬〉、〈升租〉、〈鴛鴦〉、〈西北雨〉、〈稻熱病〉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5

    11

    閱讀文本及討論

    〈鼠火〉、〈逃亡記〉、〈翅膀〉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5

    12

    閱讀文本及討論

    〈一個勞働者的死〉、〈其山哥〉、〈送報伕〉、〈模範村〉、〈秋信〉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5

    13

    閱讀文本及討論

    〈小說家仇甫氏的一天〉、〈聚寶盆〉、〈白癡叔叔〉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5

    14

    閱讀文本及討論

    〈十字路〉、〈牛車〉、〈風水〉、 〈論語與雞〉、〈天亮前的愛情故事〉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5

    15

    閱讀文本及討論

    〈房産仲介商〉、〈桑葉〉、〈旱鬼〉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5

    16

    閱讀文本及討論

    〈慾〉、〈植有木瓜樹的小鎭〉、〈奔流〉、〈頓悟〉、〈玉蘭花〉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5

    17

    閱讀文本及討論

    〈蕎麥花開的時候〉、〈山茶花〉、〈春春〉、〈少年行〉

    課堂報告及討論

    3

     

    18

    總論

    提出期末報告主題

    課堂討論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5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報告與討論:
    每週上課將排定兩人發表報告文章,每人以選定的兩篇小說爲報告內容(含作品內容、作者簡介、作品的問題意識、心得、延伸議題等),報告時間爲一人30分鐘。每位上課同學必須預先閱讀指定作品,並發表個人觀點、參與討論及開發硏究議題。

    期末報告(小論文):以1-15千字爲度,須含中文摘要、注解、參考書目等正確格式要求。論文題目必須是與本課程內容相關之作家論、作品論、文學史、議題硏究、文獻分析等。請繳交電子檔與紙稿各一份。

    出席:本學期共上課17週,不克出席必須事先請假;未有正當理由,全學期出席未達2/3者,成績將以不及格論計。

    學期成績以下列百分比核計:出席及上課參與討論表現20%,課堂報告30%,期末報告5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台灣文學史綱,葉石濤著,文學界,1993
    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彭瑞金著,自立晩報,1991
    台灣新文學史,陳芳明著,聯合文學,2004
    書寫臺灣,周英雄、劉紀蕙編,麥田,2004
    臺灣小說史論,陳建忠等著,麥田,2007
    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趙遐秋、呂正惠著,人間,2002
    韓國文學史,趙潤濟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1998
    朝鮮韓國當代文學史,金柄珉等著,昆崙出版社,北京,2004
    朝鮮現代文學史,何鎮華著,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2008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