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台灣原住民族圖像與文學專題(二):東亞之眼;日本人眼中的原住民圖像(1895-1945)

Course Name: Seminars on Taiwan Indigenous Visual Images and Literature (Ⅱ):the Eye on East Asia; Japanese point of view on Taiwan Indigenous Visual Images (1895-1945)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第一講:區域作為一種圖像
1、區域、種族與歧視的知識系譜
2、歐洲中心的世界體系
3、東亞的想像
4、日本:異化的東亞

第二講:部落的圖像與國家圖像
1、台灣獨特的性格與命運
2、牡丹社事件及其周邊
3、理蕃、教化與觀光
4、田野報告裡的原住民
5、國體化與戰爭體制

第三講:文學的視線
1、漢人作家眼中的原住民
2、日本作家筆下的原住民
3、影像的作用
4、屈辱與沉默的力量

第四講:部落的能動性
1、適應與轉化
2、邊緣與根源的優勢
3、番人之眼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一、瞭解戰後台灣獨特政治環境中,原住民圖像的演變。
    二、透過對當代原住民主體性自覺運動,瞭解原住民如何透過文字書寫、影像記錄、樂舞展演、藝術創作、部落復振等,重構自己的面容。
    三、海洋面容的展開。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學習投入時間

    課堂講授

    課程前後

    1

    東方的想像、歐洲中心的世界體系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2

    海洋新秩序、日本的近代圖像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3

    牡丹社事件及其周邊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4

    牡丹社事件及其周邊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5

    田野報告裡的原住民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6

    田野報告裡的原住民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7

    田野報告裡的原住民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8

    理蕃與觀光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9

    理蕃與觀光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0

    國體化與戰爭體制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1

    國體化與戰爭體制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2

    竹越與三郎和中村古峽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3

    佐藤春夫的南方體驗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4

    佐藤春夫的南方體驗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5

    中村地平與真杉靜枝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6

    西川滿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7

    漢人作家眼中的「蕃兄弟」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18

    漢人作家眼中的「蕃兄弟」

    自製講義

    老師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3

    4.5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繳交兩篇研究報告:
    (1) 個人報告:與課程相關之題目
    (2) 分組報告:議題由老師指定

    兩項報告請依一般學術規範格式書寫,並不得少於五千字。
    又,第二項應做口頭報告。
    評分標準:
    1、個人報告佔40%
    2、分組報告佔40%
    3、導讀佔2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01.〈東亞世界與歐洲世界〉,波多野善大。見《東亞的開國》第一章。
    02.〈歐洲世界的發展與東亞〉,波多野善大。見《東亞的開國》第二章。
    03.〈亞洲民族的覺醒〉,波多野善大。見《東亞的開國》第二十一章。
    04.〈世上本無黃種人〉,羅新,序文,見《成為黃種人:亞洲種族思維簡史》,
         奇邁可(Michale Keevak)著,方笑天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05.〈黃禍〉,奇邁可,同上,第五章。 
    06.〈關於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收於《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尾崎秀樹著,
         陸平舟、間ふさ子譯。台北市:人間,2004。
    ▬▬▬▬▬▬▬▬▬▬▬▬▬▬▬▬▬▬▬▬▬▬▬▬▬▬▬▬▬▬▬▬▬▬
    07.〈羅妹號事件〉,Edward H.House著,陳政三譯述;見《征台紀事:武士
         刀下的牡丹花》第一章。台北市:原民文化,2003。
    08.〈理蕃視域下的台灣原住民:藤崎濟之助、瀨野尾寧的理蕃史建構〉,
         溫席昕著,見《日治時期在台日本警察的原住民書寫:以重要個案為分析
         對象》,第三章;台北,秀威,2016。
    09.〈臺灣:1910年代─歧視的重層構造〉,駒込武著。見《殖民地帝國日本的
         文化統合》,第三章。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7。
    ▬▬▬▬▬▬▬▬▬▬▬▬▬▬▬▬▬▬▬▬▬▬▬▬▬▬▬▬▬▬▬▬▬▬
    10.〈日治初期警察官眼中的台灣原住民形象:以《生蕃探險記》為例〉,簡中
         昊,見《台灣文學研究》,第六期,2014年6月。
    11.〈從理蕃警察的組成探討蕃人警察地位〉,石丸雅邦,收於《「日記與台灣史
         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大台史所等主辦,台北,2010,。
    12.〈理蕃職員日記:以井上伊之助日記為例〉,石丸雅邦。收於《「日記與台灣
         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台史所、中興歷史系主辦,台中,
         2010。
    ▬▬▬▬▬▬▬▬▬▬▬▬▬▬▬▬▬▬▬▬▬▬▬▬▬▬▬▬▬▬▬▬▬▬
    13.〈蕃人統治問題〉、〈蕃人生活及統治〉,小泉鐵著,黃廷嫥、何佩儀譯,見
        《台灣土俗誌》,台北市:原民會,2014。
    14.〈以高砂族統治為主題的座談會〉,收於《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
         台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滿田彌生、蔣斌主編;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
    15.〈殖民統治與身體政治:以日治初期台灣公學校體操科為例(1895-1916)〉
         ,謝仕淵,收於《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台北:播種者文化,2004。
    16.〈「吳鳳傳說」、歷史心性與文化人類學〉,溫浩邦。同上,
    17.〈身教大師BaLiwakes(陸森寶)--他的人格、教養與時代,孫大川。發表於
        「高一生(矢多一生)及同時代的台湾原住民族菁英--高一生誕辰100周年
         紀念國際研討會」,日本天理大學、高一生研究學會主辦。2008.4.6。
    18.〈展示與被展示觀光〉、〈結論〉,鄭政誠,見《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
         台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第四章。台北縣:博揚文化,2005。
    19.〈以台北州警察衛生展覽會的理蕃館為例:一個對原住民表徵的探討〉,
         石川豪。
    20.〈博覽會與台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義〉,胡家瑜,
        台大《考古人類學刊》,2005年2月。
    ▬▬▬▬▬▬▬▬▬▬▬▬▬▬▬▬▬▬▬▬▬▬▬▬▬▬▬▬▬▬▬▬▬▬
    21.〈重層的知識網絡:「台灣人類學」的構想〉,陳偉智。見《伊能嘉矩:台灣
        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台北市:台大出版社,2014。
    22.〈蕃地調查員與台北帝國大學高砂族研究員〉,石丸雅邦。收於《2009年全
        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
    23.〈馬淵東一在台北帝大時期(1928-1935)往來的高砂族研究者與理蕃警察〉,
        石丸雅邦,發表於「2009第二回日台原住民族研究論壇:馬淵東一的學問與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
    24.〈日本對台灣原住民族宗教的研究取向:殖民地時期官學並行傳統的形成與
        糾葛〉,黃智慧,收於《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徐正光、黃
        應貴主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北南港,1999。
    25.〈鹿野忠雄的台灣高山行旅書寫─日治時期「自然」的現代知識建構與美學表
        現〉,高嘉勵,見《中外文學》第45卷第一期,台大外文系,2016年3月。
    26.〈既抗拒又協助─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與登山活動之糾葛〉,林玫君,《「楊南
        郡先生及其同世代台灣原住民研究與台灣登山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
    27.〈面對人類學家的心情:「鳥居龍藏特展」罪言〉,孫大川。收於《跨越世紀的
        影像:鳥居龍藏眼中的台灣原住民》,台北市: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1994。
    ▬▬▬▬▬▬▬▬▬▬▬▬▬▬▬▬▬▬▬▬▬▬▬▬▬▬▬▬▬▬▬▬▬▬
    28.〈決戰下的台灣文學〉,見《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尾崎秀樹著,陸平舟、
        間ふさ子譯。台北市:人間,2004。
    29.〈霧社事件與文學〉,見《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尾崎秀樹著,陸平舟、
        間ふさ子譯。台北市:人間,2004。
    30.〈日本作家筆下的台灣原住民─中村古峽與佐藤春夫〉,河原功著,見《被擺
        布的台灣文學:審查與抵抗的系譜》,張文薰等譯,台北市:聯經,2017。
    ▬▬▬▬▬▬▬▬▬▬▬▬▬▬▬▬▬▬▬▬▬▬▬▬▬▬▬▬▬▬▬▬▬▬
    31.〈霧社事件、戰爭期與理蕃警察:以橫尾廣輔、中村文治為中心〉,溫席昕,
        見《日治時期在台日本警察的原住民書寫》:台北:秀威,2016.06。
    32.〈異種族「仇恨」與「親密」: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的台灣原住民抗日事件再
         現〉,朱惠足,見《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台北市:麥田,2017。
    33.〈從叛變者到志願兵:霧社事件以及對原住民的野蠻與文明再現〉,荊子馨,
         見《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鄭力軒譯;台北市:麥田,
         2006。
    ▬▬▬▬▬▬▬▬▬▬▬▬▬▬▬▬▬▬▬▬▬▬▬▬▬▬▬▬▬▬▬▬▬▬
    34.〈日治時代台灣原住民影像(寫真)記錄概述〉,許進發、魏德文。
    35.〈鏡頭下的雅美族:日治時期雅美民族誌影像回顧〉,李子寧;《「影像與民
         族誌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
         主辦,2001。
    36.〈從愛國到愛情:〈サヨンの鐘〉之符碼如何被建構〉,林良哲。
    37.〈台灣皇民化時期官方宣傳的建構與虛實:論真杉靜枝「沙韻之鐘」翻案作
         品〉,吳佩珍,見《真杉靜枝與殖民台灣》,台北市:聯經,2013。
    38.〈被迫讓渡的身體:高砂義勇隊所反映的意識構造〉,孫大川。發表於「台
         灣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2004.12
    ▬▬▬▬▬▬▬▬▬▬▬▬▬▬▬▬▬▬▬▬▬▬▬▬▬▬▬▬▬▬▬▬▬▬
    39.〈文獻與宜灣阿美族眼中的國家〉,黃宣衛,見《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
         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台北市:南天,2005。
    40.〈日治時期的社會狀況與村落領袖〉,黃宣衛,同上。
    41.〈青年會、Lofong與水稻種植時期〉,黃宣衛,同上。
    42.〈Cupay、皇民化運動與社會文化變遷〉、〈結論〉,黃宣衛,同上。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