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希望藉由明清時代台灣相關史料的選讀,培養史料解讀、分析的能力,並從臺灣的族群關係與地理環境等面向,來思考臺灣史的連續性與整體性問題,對臺灣史的常識性通說進行反思。
能力項目說明
1. 具備規劃學習地圖與生涯發展路徑的能力。(專題研究報告)
2. 具備有效運用大學各項學習資源。(專題研究報告)
3. 具備深度閱讀的能力。(專題研究報告、課堂討論)
4. 具備探索、熟悉新型態的數位學習模式。(專題研究報告)
5. 養成自主與終身學習的態度與策略。(專題研究報告、課堂討論)
6. 具備團隊合作與專題製作能力。(專題研究報告、課堂討論)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一、明清時代史料導論 (1週)
二、《熱蘭遮城日誌》(2週)
三、《台灣外記》(2週)
四、 《先王實錄校注》(2週)
五、 《臺灣府志》(4週)
六、其他史料(3週)
七、專題研究報告討論(2週)
預習課堂教師所發文獻、史料,進行報告討論,每週課前預習3小時,複習1小時
平時30%期末報告70%
Blussé, Leonard, M.E. van Opstall, and Yung-ho Ts’a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4 vols.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86–2000. 6.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市:台南市政府,2000-2011。
Department van Koloniën ed. 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el Batavia vant passerende daer ter plaetse als over geheel Nederlandts-Indi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887-1931. 村上直次郎訳注,中村孝志校注,《バタヴィア城日誌》,東京都:平凡社,1975
林田芳雄,《鄭氏台湾史:鄭成功三代の興亡実紀》,東京:汲古書院,2003。
江日昇。1995,《台灣外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翁佳音,〈17世紀後半的漳州海商與通事〉,《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6,2013.11,頁7-24。
翁佳音、吳密察合編;中村孝志著。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上冊。臺北:稻鄉出版社。
中村孝志著,2001,《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下冊》,臺北:稻鄉出版社。
翁佳音。2003,〈鄭荷戰史補遺:江樹生譯註《梅氏日記》的迴響〉《歷史月刊》八月號。
翁佳音。2008,《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共248頁,臺北:稻鄉出版社
楊英撰、陳碧笙校注,《先王實錄校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台灣文獻叢刊。(由老師選擇選讀史料)
James W. Davidson,陳政三譯註,《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
http://www.ith.sinica.edu.tw/members_02_look.php?no=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