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旨在提供修課同學對於華人民間信仰、民間宗教相關議題有全面性認識,並對於相關課題的經典研究之方法與材料有初步的瞭解,並探索民間宗教信仰與道教、佛教、儒教、法教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
備註:詳細每週閱讀教材,將於第一週課堂中提供,修課同學請務必出席。如有旁聽意願,請先寫email告知教師,並提供簡單自我介紹,以決定是否合適參與旁聽。課程討論以修課同學的權益優先,旁聽者仍須盡課堂報告與心得之義務。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大綱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以華人民間信仰為核心,探討華人宗教的政治關係、進香廟會、性別議題、祭祖、儀式戲劇、族群、移民、善書、末劫、民間教派、風水術數、鬼魅精怪、靈力經濟與宗教文創、新興宗教現象、文化資產等課題。
教學方式 Teaching approach
本課程以討論課程為主,教師先作簡單的介紹,引導同學參與討論。每週課程由一至數位同學作導讀摘要報告。修課同學皆須於課前閱讀指定教材,大學部學生撰寫1頁摘要,研究生撰寫1-2頁A4的心得感想,於上課前一天email給教師,作為課堂討論的參考。請在各週作業中,學習書寫頁下腳註、文後參考書目的格式,請以學術期刊格式或各系要求之畢業論文格式為主。
請修課同學準時進入教室,以尊重所有課堂成員。遲到超過20分鐘者,如無正當理由,請於中間休息時間再進入教室。課堂上允許低調吃東西,為尊重其他同學,請勿攜帶香氣十足的食物進入教室影響上課心情。
同學如有無障礙環境的需求,請與教師聯繫安排。
課堂討論,歡迎同學熱烈討論,但其尊重他人發言的權利與內容。課堂中請節制與課程無關的政治議題,對於不同宗教信仰、政治立場請保持尊重。任何有關宗教、政治、性別等歧視皆不允許,教師將適時制止,必要時請出課堂外。
使用筆電,不可瀏覽不相關網頁、email、FB等,課程進行中,請將手機靜音或關機,以尊重所有討論成員。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上課進度 Class schedule 〔暫訂安排,開學後視修課同學需求彈性調整〕
第一週09/14 課程介紹 :民間信仰、民間宗教與中國宗教
第二週09/21 方法論的反思
第三週09/28 敕封、權力與標準化 【三峽來請尪公尪娘】
第四週10/05 禮制、官祀與祠廟
第五週10/12 淫祀 【三峽礁溪迎保儀大夫尪公年例祭典】
第六週10/19 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
第七週10/26 儀式專家/巫、乩童、靈媒
第八週11/02 進香、刈香與神聖空間
第九週11/09 境域觀念與術數風水
第十週11/16 女神、性別與社會
第十一週11/23靈力經濟/宗教市場與文創
第十二週11/30鬼魅精怪
第十三週12/07族群、信仰與識別/認同
第十四週12/14移民、信仰與識別/認同
第十五週12/21宗祠、宗族與禮儀 【12/22林東山堂冬至祭祖】
第十六週12/28功過格、勸善與寶卷
第十七週01/04末劫、會黨與民間教派
第十八週01/11新興宗教現象 【期末聚餐】
課程要求/評分標準 Course requirements/Grading standards
平時閱讀心得30%、課堂報告20%、參與討論和Office Hour 20%、期末報告30%。原則上以每個同學自己的進步程度來評分,鼓勵同學們多加合作與分享,相互協助。
請準時繳交心得與報告,逾時不候。
心得報告:每週三14:00PM以前發email給教師信箱,1-2頁A4。
期末報告:5-10頁學期心得報告、或研究計畫,請來Office Hour討論。
抄襲一律零分計算,請修課同學注意學術倫理與寫作規範,如有疑問可於Office Hour向教師請教。對於評分有疑義者,可先向教師以email詢問,另約時間當面說明。如仍有疑義,可循相關管道申訴。
教師使用手冊 Teaching Philosophy
開學後提供詳細教學大綱與閱讀/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