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擬透過專題研討課程規劃,邀請本所專任教師進行學術研究分享,並透過專題研討的教學活動及作業規劃,促進師生間的研究討論與互動,以期培養本所學生學術討論之興趣與能力,並且進一步提升學生研究視野與論文研究品質。
能力項目說明
1. 提升學生研究視野與學術討論能力
2. 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
3. 增加學生對於論文研究的廣度與視角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上課日期 |
授課老師 |
課程主題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1-2 |
112.9.11 10:00-12:00 百年330111 |
全體老師 |
開學座談會 |
|
3-4 |
112.9.25 10:00-12:00 百年330111 |
林巧敏老師 |
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 |
現場Q&A討論 |
5-6 |
112.10.16 10:00-12:00 百年330111 |
羅崇銘老師 |
願ChatGPT的原力與你同在 |
現場Q&A討論 |
7-8 |
112.10.30 10:00-12:00 百年330111 |
陳志銘老師 |
基於元宇宙數位策展之數位人文研究模式 |
現場Q&A討論 |
9-10 |
112.11.13 10:00-12:00 百年330111 |
李沛錞老師 |
圖書館組織柔韌性 |
現場Q&A討論 |
11-12 |
112.11.27 10:00-12:00 百年330111 |
鄭有容老師 |
政府資訊的知識組織 |
現場Q&A討論 |
13-14 |
112.12.11 10:00-12:00 百年330111 |
陳志銘老師 |
區塊鏈於原生數位檔案徵集、保存與管理應用 |
現場Q&A討論 |
15-16 |
112.12.25 10:00-12:00 百年330111 |
邱炯友老師 |
Elsevier智慧樹?榆木葡萄的真相 |
現場Q&A討論 |
17-18 |
自主總整學習 |
整理學習心得 |
出席與課程參與討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