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日本是中國學的研究重鎮,二十世紀初期,隨著考古學的興起,日本學界也開始使用新的學術眼光與研究方法看待古代中國。除了運用考古學理論,或參考發掘成果以進行研究外,也間接帶動日本人對中國古文字的興趣與探索。由於這部分的研究,對現今學科分佈而言,屬於典型的跨領域學科,故過往討論漢學研究者較少涉及。本課程的目標即是向同學介紹日本學界關於中國考古學及古文字學的研究成果,以期能擴大同學的漢學眼光,並大致掌握日本研究的特色與進展。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的目標為如下:
1.同學能瞭解日本學界研究古代中國的現況及進展
2.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古文字的成果與態度
3.日本學者研究中國考古學與古文字學的方法及理論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10/16(一)9:00-12:00 黃庭頎 日本漢學界對金文及西周歷史的研究發展
課程說明:介紹日本學者對西周金文及歷史的研究發展與成果,探討白川靜、松丸道雄、松井嘉德等學者關心的議題及研究方法。
10/23(一)9:00-12:00 黃庭頎 從漢學到漢字-日本漢字學的研究與風潮
課程說明:討論日本漢字學的形成與脈絡,從日本漢字風潮思考漢字對日本及東亞漢字圈的意義。
11/06(一) 9:00-12:00 陳逸文 日本古文字學研究的起源與發展
課程說明:介紹日人研究中國古文字學的發展脈絡,側重對不同時期日本人的研究成果介紹。
11/13(一) 9:00-12:00 陳逸文 甲骨資料的整理方法
課程說明:介紹甲骨資料的整理與方法,比較台日中三地對甲骨資料的保存與整理差異。
12/04(一)10:00-12:00 鈴木舞 青銅器與金文的觀察方式
課程說明:帶領同學學習觀察青銅器及金文的方法,以此培養考古及藝術分析的視野。
12/05(二)10:00-12:00 鈴木舞 青銅器鑄造技術與修復
課程說明:介紹青銅器的鑄造技術,思考中國古代工藝的樣貌,並論及修復技巧。
12/06(三)10:00-12:00 鈴木舞 從青銅器看殷周時代的歷史
課程說明:結合考古資料探索殷周時代的歷史,學習跨領域的研究方法。
期中及課堂心得報告 50%
說明:三位授課教師安排的課堂小作業後,加總分數。
期末報告50%
說明:針對全學期課程提交之作業報告。
松丸道雄 西周青銅器及其國家 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
白川靜 甲骨金文學論集 京都:朋友書店
白川靜 文字講話:甲骨金文編 東京:平凡社
嚴紹璗 日本中國學史稿 北京:學苑出版社
錢婉約 從漢學到中國學:近代日本的中國研究 北京:中華書局
伊藤道治 甲骨文研究 京都:朋友書店
佐藤信彌 中國古代史研究的最前線 東京:星海社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