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請注意: 本課程將結合國科會計畫進行實驗教學,同意參與實驗研究的修課學生為實驗組。課程中會有幾分測驗或問卷,其結果會提供修課學生個人參考,目的在幫助學生自我了解。因此,不論是否同意參與本實驗研究,均須完成這些評量,因為這是課程設計的一部份。問卷或測驗的”分數高低不影響成績”,只看是否有參與,作為課堂參與的一部分成績。本實驗課程的作業與實驗參與情形因為本來就是課程的一部分,因此將視為參與本課程的成績,但是否同意授權本人使用學習過程中的相關資料作為未來論文發表之用將不會影響此課程成績,同意參與實驗教學者須簽署知情同意書。課程結束後若授權使用其資料(個人資料絕對保密,不會做個人資料的呈現),將獲得價值新台幣300元的實體商品卡(詳見最後附上的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之知情同意書),不授權使用其資料者則無此商品卡。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對高層次思考(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相關理論與實務的瞭解,並透過互動及體驗的歷程,促進學生本身高層次思考的教學知能。除了參考教科書外,本課程融合許多高層次思考相關書籍與論文的觀點、實徵研究發現、相關網站的資訊,整理成有系統的投影片資料,進行講授與討論。希望藉由理論及實務問題的探討、課堂中及數位媒介上的演練與討論、小組作業的練習、合作學習的歷程等,逐步引導學生具備進行有效創造力教學之專業知能。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的目的在使學生能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
|
|
|
|
學習投入時數 |
|
週次 |
日期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課堂講授 |
課程前後 |
|
09/13 |
課程簡介 教學平台簡介 創造思考 & 批判思考簡介 |
|
|
3 |
1 |
|
09/20 |
創造力來源 創造力影響因素
|
(教#1) Chap. 1-4 投影片
|
分組 課堂討論與演練 個人作業一:每週一試(1)分享至Canvas(文字描述加圖片) |
3 |
3 |
|
09/27 |
個人特質與創造力 創造力評量與學校教育 |
(教#1) Chap. 4-7, 10 投影片 |
課堂討論與演練
|
3 |
3 |
|
10/04 |
創造力知識教學策略 & 創造力技巧教學策略1 |
(教#1) Chap. 8 投影片 SCAMPER、六頂思考帽、創意說故事、設計思考、創意問題解決等 |
個人作業一:每週一試(2)分享至Canvas(文字描述加圖片) 個人作業一: 每週一試心得(1-2)彙整繳交至作業區 課堂討論與演練 |
3 |
3 |
|
10/11 |
創造力技巧教學策略2 |
腦力激盪、觀察力訓練水平思考法、心智圖等
(教#1) Chap. 9 投影片
|
課堂分享與討論 |
3 |
3 |
|
10/18 |
創造力技巧教學策略3
|
科幻小說訓練法、杜拉克式問句、曼陀羅思考法等
(教#1) Chap. 9 投影片
|
課堂分享與討論
|
3 |
3 |
|
10/25 |
創造力意向教學策略1 |
成長心向、積極有力的心態等方法
(教#1) Chap. 9 投影片 |
課堂討論與演練 小組作業一: SDGs問題解決
|
3 |
3 |
|
11/01 |
創造力意向教學策略2 |
跳脫既有框框、正向思考、幽默等方法
(教#1) Chap. 9 投影片 |
課堂討論與演練
|
3 |
3 |
|
11/08 |
批判思考的涵義、重要性與個人特質
|
(教#2) Chap.1 & 2 (教#4) Chap. 2 投影片講義
|
課堂討論與演練 |
3 |
3 |
|
11/15 |
批判思考技巧演練:論證技巧(一) |
(教#3) 投影片講義
|
小組作業二:參考教科書內容,帶領同學練習論證技巧(1-3組) |
3 |
3 |
|
11/22 |
批判思考技巧演練:論證技巧(二)
|
(教#3) 投影片講義
|
小組作業二: 參考教科書內容,帶領同學練習論證技巧(4-6組) |
3 |
3 |
|
11/29 |
批判思考技巧評量與演練 |
(教#2) Chap.1 & 2 投影片講義 |
個人作業二:每週一思(1)分享至Canvas(文字描述加圖片) 課堂討論與演練 練習五種批判思考技巧 |
3 |
3 |
|
12/06 |
批判思考教學模式 |
投影片講義
|
個人作業二:每週一思(2)分享至Canvas(文字描述加圖片) 個人作業二: 每週一思心得 (1-2)彙整繳交至作業區 課堂討論與演練 SDGs問題討論 |
3 |
3 |
|
12/13 |
批判思考技巧綜合應用策略性批判思考 |
投影片講義 (教#2) Chap. 4 & 5 Chap. 17 & 18 |
課堂討論與演練 SDGs問題討論
|
3 |
2 |
|
12/20 |
準備期末報告 |
|
|
0 |
6 |
|
12/27 |
案設計與分享(4-6組)
|
|
小組作業三:教案設計 每個人至少在canvas給每一組一個回饋意見 |
3 |
6 |
|
01/03 |
案設計與分享(1-3組)
|
|
小組作業三:教案設計 每個人至少在canvas給每一組一個回饋意見 後測 |
3 |
6 |
|
01/10 |
期末考週 |
不上課,修正期末作業並上傳修正檔案 |
|
0 |
3 |
一、學習評量項目與方式
項目 |
百分比 |
說 明 |
課堂參與 |
30% |
|
個人作業 |
30%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小組作業 |
40% |
口頭與書面報告(評量尺規見後面表格)
|
小組報告共同注意事項 |
|
|
二、小組作業尺規(Rubrics)
項目 |
主要概念口頭分享 40% |
簡報呈現與書面資料 40% |
應答表現 10% |
小組合作 10% |
優 (90-100) |
|
|
|
|
佳 (80-89) |
|
|
|
|
普通 (70-79) |
|
|
|
|
待改進 (69以下) |
|
|
|
|
主要參考教科書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