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目的在培養未來教師及有志從事諮商輔導工作者之基本諮商素養,包括:了解助人工作者的專業倫理、常見諮商學派、助人諮商歷程與技巧、及諮商與輔導應用之能力。本課程著重從理論發展的歷史脈絡:闡述諮商理論的發展及其主要核心概念,及與其他理論之區辨及澄清。
課程的進行除了講授之外,以「問題與討論」的方式呈現初學者常提出之諮商問題,並藉由老師於實務工作中個案處理之分享,讓學生對諮商應用於未來助人工作中有初步的體會。同時,也藉由諮商技巧的分組演練,讓學生更能體會如何成為有效能的助人工作者。
能力項目說明
學習完本課程學生將有下列收獲:
1.熟悉諮商概念與理論。
2.學會使用基本的諮商技術
3.了解個別與團體諮商中諮商師的技巧與任務
4.探討諮商中的重要議題包括多元文化諮商、倫理與法律規範。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Week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
|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
||||
1 |
課程簡介 |
課程相關規定及分組 |
教學活動:譴授 |
3 |
3 |
2 |
諮商源由 與發展 |
諮商的歷史演進 |
教學活動1:課程討論對諮商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活動2:譴授 |
3 |
5 |
3 |
諮商倫理1 |
諮商師的任務與活動 |
教學活動1:譴授 教學活動2:課程討論(助人工作者的價值觀) |
3 |
5 |
4 |
諮商倫理2 |
情感轉移、雙重關係、通報 |
教學活動1:譴授 教學活動2:課程討論(兩難情境) |
3 |
5 |
5 |
諮商理論1 |
精神分析治療法 |
教學活動1:譴授 |
3 |
5 |
6 |
諮商理論2 |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
教學活動1:譴授 |
3 |
5 |
7 |
諮商理論3 |
存在主義治療法 |
教學活動1:譴授 |
3 |
5 |
8 |
諮商理論4 |
個人中心治療法 |
教學活動1:譴授 |
3 |
5 |
9 |
|
期中考 |
|
3 |
|
10 |
諮商技巧演練1 |
觀察、傾聽、尊重、真誠、重述 |
教學活動1:譴授 教學活動2:分組演練 |
3 |
5 |
11 |
諮商理論5 |
完形治療法 |
教學活動1:譴授 |
3 |
5 |
12 |
諮商技巧演練2 |
情感反映、初層次同理心 |
教學活動1:譴授 教學活動2:分組演練 |
3 |
5 |
13 |
諮商理論6 |
理情治療法 |
教學活動1:譴授 |
3 |
5 |
14 |
諮商技巧演練3 |
高層次同理心、具體化、摘要 |
教學活動1:譴授 教學活動2:分組演練 |
3 |
5 |
15 |
諮商理論7 |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
教學活動1:譴授 |
3 |
5 |
16 |
諮商技巧演練4 |
自我揭露、立即性、面質、重新框架 |
教學活動1:譴授 教學活動2:分組演練 |
3 |
5 |
17 |
課程回顧 與回饋 |
|
教學活動1:譴授 教學活動2:分組回饋 |
3 |
5 |
18 |
期末考 |
期末考試 |
期末考試 |
3 |
|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http://www.guidanc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