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行動研究

Course Name: Action Research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行動研究的研究者即是行動者,有別於一般學術研究中研究者與行動者分離的現象。教育領域談行動研究,主要是希望教育從業人員能透過自我檢視與省思,不斷改善自己,並進而產生足以自我詮釋的現場論述,同時增長己身對己身與周遭世界的理解與主導性。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標,本課程希望透過講授、閱讀、討論與實做與幫助在學生培養批判思考習慣,熟悉行動研究的基本論述與方法,並有能力獨立執行針對己身所處教育現象的行動研究案。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9/14   相見歡;課程介紹:行動研究的意義與研究日誌

    9/21   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與基本理念

    9/28   行動研究之模式與歷程  (課前閱讀123章)

    10/5   我們需要知道什麼?(課前閱讀4章)

    10/12  實務工作上的課題(課前閱讀56章)

    10/19  資料處理與證據取得(課前閱讀78章)      

    10/26  如何進行一個訪談

    11/2  

    11/9   行動研究實例分享一(課前閱讀910章)
    行動研究實例分享二(課前閱讀
    1112章;繳交訪談記錄)

    11/16   發展行動策略並付諸實踐(課前閱讀1314章)

    11/23   如何做觀察 

    11/30   實地觀察與紀錄練習

    12/7    觀察與紀錄討論(繳交觀察記錄)

    12/14   學校實地觀察與紀錄練習

    12/21   資料的分析練習與討論

    12/28   資料的分析練習與討論

    1/41/11   期末報告與討論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4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評量方法:課堂參與20%(含出缺席、參與發言的品質與量);觀察報告20%(社區或校園觀察);訪談報告20%(訪談對象不拘,但以具有深刻生命經驗者為原則,訪談目的在瞭解其面對人生不同階段各種變遷的適應歷程與機制);期末報告40%(每二至三位修課同學組成一組,每組撰寫一篇總體報告即可,題目自訂,以己身周遭事務為研究對象,題目需先和任課教師討論過方可定案。書面報告中應包括每個成員的個人反省與整體研究成果兩部分,研究報告之首頁必須詳細記載與說明研究過程中同組每個人的工作內容與貢獻)。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參考書籍:

    Anderson, Gary L., Kathryn Herr, Ann Sigrid Nihlen (1994) Studying Your Own

    School: An Educatior’s Guide to Qualitative Practitioner Research. Thousand Oats,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INC.

    DeMarrais, K.B. (1998) Inside Stor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Reflections.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agor, Richard (1992)  How to Conduct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Alexandria,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王昭正、朱瑞淵譯(民88/Jorgensen, D.原著。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

    朱仲謀譯(2004/McNiff, Jean & Jack Whitehead原著 行動研究:理論與實作。

    台北:五南。(指定詳讀書籍)

    李宗文、梁忠銘、熊同鑫等編著(2003)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實踐。台北:心理

    出版社。

    林素卿 2012 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復文圖書。

    夏林清等譯(2000/Alrichter, Herbart, Peter Posch & Bridget Somekh 原著 行動

    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源流。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業文化。

    熊同鑫、簡淑真、梁忠銘、蔡東鐘等編著(2005)教師動手做研究:十三位行動

    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饗宴。台北:心理出版社。

    甄曉蘭(2003 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蔡美華譯(2003/ Geoffrey, Mills E. 原著 行動研究法。台北:學富文化公司。

    應用心理研究 22 2004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