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世說新語

Course Name: Shih-Shuo Hsin-Yu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4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南朝宋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是一部以記載漢至南朝士人言談軼事為主的著作。它從許多不同的面向,描寫了魏晉時期名士的言行風度,在中國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皆具有重要地位。本課程將閱讀書中篇章,兼及其他相關文獻,並介紹解說《世說新語》及魏晉思想所涉及的相關概念,以對於《世說新語》的原典文獻、文學特色及魏晉時期之思想與名士風貌進行了解,亦可作為反思現代生活之參考。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增進古典文獻之閱讀理解能力

    2增進學術論文寫作能力

    3增進專題報告之研究能力、以及口頭簡報能力

    4增進古代思想文化及人生哲學之瞭解

    5增加跨學科學術研究或產業應用之可用資源

    6促進反思現代生活與人類文明發展方向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 of-class Hours

    1

    課程介紹

    發課程大綱(各週進度依上課狀況調整)

    教師講授

    3

    1

    2

    《世說新語》概述

    講義概論部分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3

    《世說新語》概述

    講義概論部分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4

    《世說新語》概述

    講義論文選讀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5

    《世說新語》概述

    講義論文選讀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6

    《世說新語》選讀

    1德行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7

    《世說新語》選讀

    2言語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8

    《世說新語》選讀

    2言語3政事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9

    分組專題作業

     

    繳交書面報告及課堂簡報

    3

    3

    10

    分組專題作業

    資料蒐集、報告撰寫、摘要、評論及簡報練習

    繳交書面報告及課堂簡報

    3

    9

    11

     

    《世說新語》選讀

    4文學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9

    12

    《世說新語》選讀

    5方正6雅量7識鑑8賞譽9品藻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13

    《世說新語》選讀

    10規箴11捷悟12夙慧13豪爽14容止15自新16企羨17傷逝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14

    《世說新語》選讀

    18棲逸19賢媛20術解21巧藝22寵禮23任誕24簡傲25排調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15

    《世說新語》選讀

    26輕詆27假譎28黜免29儉嗇30汰侈31忿狷32讒險33尤悔34紕漏35惑溺36仇隙

    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分組討論

    3

    3

    16

    期末考

    考試

     

    3

    9

    17

    彈性教學週

    見開學課綱

     

     

     

    18

    彈性教學週

    見開學課綱

     

     

     

    (以上為暫訂內容,細節調整以課堂上之說明與規定為準)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類別

    項目

    配分

    1平時成績

    上課出席

    暫訂30%

    參與討論

    2作業與課堂報告

    課堂指定作業

    暫訂40%

    注意事項:題目設定與執行方案之規劃、文獻與數據佐證、結果討論、簡報呈現、表現應答、…

    採綜合評分方式。以上項目僅舉例請同學留意。不瑣碎分項計分。

    專題作業

    專題作業課堂報告

    分組討論摘要與課堂報告

    3考試

    課堂小測驗

    暫訂30%

    期中考

    期末考

    (附註:此為暫訂。項目及配分比例於開學時視狀況調整,以課堂上之說明與規定為準)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一、課程用書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華正書局。

    二、參考書目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正文書局,1996年。文史哲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劉正浩、邱燮友等五人注譯:《新譯世說新語》,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張萬起、劉尚慈:《世說新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王叔岷:《世說新語補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里仁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朴美齡:《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范子燁:《世說新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李建中:《亂世苦魂-世說新語時代的人格悲劇》(北京:東方出版社)
    。張叔寧:《世說新語整體研究》(北京:南京出版社)

    。張萬起:《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張永言:《世說新語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振德:《世說新語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詹秀惠:《世說新語語法探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3年。
     
    。《魏晉思想》甲編三種、乙編三種,里仁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第十一講。
    。王葆炫:《玄學通論》,五南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唐翼明:《魏晉文學與玄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
    。孔繁:《魏晉玄談》,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
    。王德有:《談有論無—魏晉玄學》,萬卷樓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張健:《六朝名士》,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1年。
    。王曉毅:《放達不羈的士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何啟民:《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年。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