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人文跨域

Course Name: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istic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0.6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文學院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宗教研究所、台灣史研究所、台灣文學研究所、華語文教學碩博學位學程等341學程共設立10個跨領域學分學程,這些跨領域學分學程可就其屬性與內容分為以下三個向度:

  1. 身體.人文.照顧

近代社會的身體與性別跨領域學分學程(歷史系)、照顧哲學學分學程(哲學系)

  1. 在地.人文.世界

台灣與近代世界學分學程(台灣史研究所)、台灣與近代東亞跨領域學分學程(台灣史研究所)、近代東亞歷史與文化國際學分學程(台灣史研究所)、台灣文學與東亞學分學程(台灣文學研究所)、東南亞文化與宗教跨領域學分學程(宗教研究所)

  1. 數位.人文.傳播

跨域·創新·實踐應用中文學分學程(中文系)、數位人文技術與應用學分學程(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華語文教學學分學程

在「人文跨域」與「人文致用」的雙主軸下,文學院規劃設立院級學分學程「致用人文學」學分學程,透過「致用人文學」學分學程中的專題課設計,讓文學院的同學在畢業前能透過專業課程(必修)+選修院級跨領域學分學程或本院各系所跨領域學分學程+自主學習微學分課程+專題課,完成專題導向的大學學習時光,除可在畢業時作為成果呈現外,亦可銜接未來職涯的想像。

基於此,本課程將作為上述文學院課程架構規劃的前導,聚焦於三系四所一學程的跨領域學分學程之主要課程導覽、核心課程介紹,以引導同學探索「人文跨域」與「人文致用」的行動,銜接基礎理論與跨域實踐,並連結學院與社會。

本課程共上課三週,每次三個小時。每次上課以學分學程的向度為專題,共計三個專題:「身體.人文.照顧」、「在地.人文.世界」、「數位.人文.傳播」,課程將設計為工作坊形式,在向同學介紹各專題所屬之學分學程的同時,引導同學將各專題的內涵落地為自主學習的主題,並透過媒材呈現學習成果。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認識人文跨域的面向、如何連結系所專業與不同領域專業的結合。

    學習成效:認識文學院跨領域學分學程,對「人文跨域」與「人文致用」有初步的探索。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實體教學:9 小時 

    每週課程內容與授課進度

    授課日期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綱要

    授課時數

    1

    927

    身體.人文.照顧

    工作坊

    邀請「近代社會的身體與性別跨領域學分學程」、「照顧哲學學分學程」教師與相關跨領域學者對話,向同學介紹該學程的內容與發展,引導同學將各專題的內涵落地為自主學習的主題

    實體教學3小時

    2

    1004

    在地.人文.世界

    工作坊

    邀請「台灣與近代世界學分學程」、「台灣與近代東亞跨領域學分學程」、「近代東亞歷史與文化國際學分學程」、「台灣文學與東亞學分學程」、「東南亞文化與宗教跨領域學分學程」教師與相關的跨領域學者對話,向同學介紹該學程的內容與發展,引導同學將各專題的內涵落地為自主學習的主題

    實體教學3小時

    3

    1011

    數位.人文.傳播

    工作坊

    邀請「跨域·創新·實踐應用中文學分學程」、「數位人文技術與應用學分學程」、「華語文教學學分學程」教師與相關的跨領域學者對話,向同學介紹該學程的內容與發展,引導同學將各專題的內涵落地為自主學習的主題

    實體教學3小時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100%

    講述 Lecture

    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出席:30%
    2. 在三大專題中擇一設計自主學習的主題,提交學習成果報告(以文字搭配圖像或透過多媒體呈現對跨領域的探索成果)佔70%:對跨域主題的理解30%、文字呈現能力20%,影像或圖像呈現2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