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知識與實踐:政大傑出研究學者講座

Course Name: Theory and Practice: NCCU Distinguished Researchers Lecture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8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 本課程為新開課程,為促進跨領域對話、厚實跨領域研究基礎,由本校校友提議並贊助開設之講座課程,第一年由研發長開課,歡迎對研究有興趣之師生一同參與討論。

  • 課程以講座方式進行,每週邀請本校不同領域表現傑出之教師授課,期許他們以淺白的科普方式分享其知識體系與研究成果,引導學生對不同領域之研究有深入認識,以厚植學生對跨領域研究的想像。

  • 邀請名單依據以下原則進行:

1. 傑出:(1)得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曾擔任國科會學門召集人;(3)曾擔任本校學術研究獎遴選召集人;(4)得過本校研究特優獎1次或研究優良獎2次以上;(5)其他明確傑出事蹟。

2. 多元:邀請研究具跨領域潛能者,另鼓勵USR、產學合作相關研究者進行分享。

3. 盡可能安排不同職級教師。

  • 本校傑出研究學者人數眾多,本課程先就部分學者進行邀請。獲邀講師除於自己的責任週次授課外,也希望他們選擇有興趣的他週主題一同參與討論。

  • 本課程為首次由教務處開設之全校型課程,高年級學士班、碩士班、博學班學生皆可修課,也歡迎本校教師選擇有興趣的主題旁聽。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 培養學生對「研究」的興趣,追隨傑出學者學習如何做研究。

    • 充實學生不同領域之知識體系,認識各領域彼此之間的「語言遊戲」。

    • 增進跨領域的相互瞭解,厚植學生展開跨領域研究的潛能。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課程共為16+2週,預定邀請13位研究者分享,目前各週暫訂講師名單如下(仍有調動空間),有關各講師之簡介,請參閱附件。

    • 期中兩週安排學生活動,一週請學生分享各自關懷的領域,依領域指定分組,另一週由各組學生討論後,提出跨領域研究主題,授課教師給予相關建議。

    • 期末最後2週為彈性教學週,學生須就期中討論之主題寫成提案繳交。

    ​​​​​​​

    日期
    授課老師/活動
    科系學門
    研究專長
    1
    9/14
    課程說明
     
     
    2
    9/21
    李曉惠教授
    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
    供應鏈管理、實證運營學、創新與社會企業責任
    3
    9/28
    陳樹衡教授
    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
    計算經濟學、人工智慧經濟學、行為經濟學、計算社會科學
    4
    10/5
    林日璇教授
    傳播學院/廣告學系
    元宇宙科技、虛擬實境、數位遊戲、社群媒體、媒體心理學、幸福感、運動科技
    5
    10/12
    羅崇銘副教授
    文學院/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數位多媒體典藏、大數據探勘、感知型人工智慧、影像辨識與分類檢索
    6
    10/19
    張葶葶副教授
    理學院/心理學系
    數學認知與學習、磁振造影技術、發展認知神經科學
    7
    10/26
    賴惠玲教授
    外語學院/英國語文學系
    認知語意學、詞彙語意學、語法化、構式語法、隱喻與轉喻
    8
    11/2
    期中學生活動週
     
     
    9
    11/9
    期中學生活動週
     
     
    10
    11/16
    張家銘副教授
    資訊學院/資訊科學系
    生物資訊、資料科學
    11
    11/23
    杜文苓教授
    社會科學學院/公共行政學系
    環境政策、永續發展、科技與社會、公民參與、環境資訊
    12
    11/30
    吳安妮教授
    商學院/會計系
    ABC/ABM、BSC、獎酬制度、智慧資本
    13
    12/7
    葉玉珠教授
    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
    教育心理學、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數位學習、認知心理學
    14
    12/14
    陸行教授
    理學院/應用數學系
    作業研究、等候理論、數理規畫
    15
    12/21
    林遠澤教授
    文學院/哲學系
    哈伯瑪斯哲學、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倫理學、中國哲學
    16
    12/28
    陳志銘教授
    文學院/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數位學習、數位人文、數位閱讀、數位典藏與數位圖書館、人工智慧、大數據資料探勘、智慧型網際網路系統
    17
    1/4
    期末彈性教學週
     
     
    18
    1/11
    期末彈性教學週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 本課程為講座課程,邀請講師進行分享,鼓勵學生主動發問與討論。除期末提案外,課程沒有其他作業要求,但確實要求出席率達100%,因故無法出席必須請假,請假最多3次。

    • 期末以出席率(期末提案參與也是出席率指標)做「通過/不通過」之評量,缺席3次以上且未請假者不予通過。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參考書目由受邀講師指定。目前受邀講師為暫定名單,會依接受邀請狀況再行調整。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No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