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將借助多個現代佛教的案例,探討在傳統亞洲的佛教社會或國家,面對以民族-國家作為其現代化進程中政治領域的基本形態之情況下,屬於典型傳統社會力量之一的宗教 (在此即佛教,尤其寺院與僧團體制),是如何遇上、認知、適應及回應這類挑戰,當中涉及多層方向上的張力與角力,包括:佛教社會vs佛教社群、殖民主義vs宗教民族主義、傳統教權社會vs現代世俗社會、政-教分離vs宗教原旨運動、現代國家政權vs公民社會、現代政治國族vs民族與教族、國家主權vs宗教跨國網絡、世俗化退潮與宗教回潮等。
藉之以探討上述多層政治、社會張力下的佛教案例,是取自泰國上座部、雲南傣族上座部、藏傳格魯派、戰後香港佛教,及當代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國際佛教角力。儘管這些不同案例彼此差異甚大,但皆放置在傳統佛教在社會現代進程中無從繞避的前列基本處境中來作探討,而見當中的共通問題。
此外,另一條貫穿這個課所探討的全部佛教案例的主軸線索與焦點,是目前在華文學界與漢傳佛教知識界罕作公共議題來討論的佛教僧團教育 (Buddhist monastic education)。換言之,這個課程會以僧團教育議題,作為切入並貫穿前段所列系問題的主要著力點,從而使僧團教育不再是只有宗教界內部關心的小眾課題,卻是把它重塑為尤關政治、社會生活等公共領域之議題。
講者近年以「僧團教育」為學術副業之一,並作不同個案到將「僧團教育」放在更宏觀的政治-宗教關係脈絡的研究與書寫。除此之外,講者對另一個領域入世或左翼佛教 (Le Bouddhisme engagé / Engaged Buddhism) 的研究,乃至借近年持續在泰國僧團大學國際研究生學院擔任客座教授,與泰國佛知識界共事之便所作的田野調查與詳細訪談等,皆作為重輔助條件,支持本課程主題的形成。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希望達成兩個目的:一,對臺灣或漢傳之外,尤其是佛教社會當中的其他佛教傳統,産生更大的知識甚至學術興趣。二,循局外者(outsider) 角度,將表面上屬「典型的」佛教圈內的宗教議題,轉置為與政治、社會生活相關的公共議題,從而讓無論佛教內、外的知識人更能意識到佛教在現代社會中的狀態,乃至所面對的情境。
本課程希望透過可稱作雙層局外者 (double outsider) 視野之設定來作探討,旨在嘗試展開新的視野,而所謂雙層局外者是指:一,漢傳的局外角度,所舉案例多屬華文佛教及研究較少注意的漢傳之外的其他佛教傳統,以與漢傳作對照;二,以佛教之外的角度來理解佛教。
第1-2講
綜論:在傳統、殖民及現代國家政體下的佛教
課程說明。佛教在傳統、殖民及現代國家的政體下的角色各異,本講作為綜論,剖析影響現代佛教政治取態的背後基本因素,及佛教回應現代政治的幾種模式。以基本的現代政治觀念對傳統佛教文明的衝擊爲線索,綜合地討論現代政治-宗教關係下的佛教處境,並探討哪些基本因素或範疇,可能影響佛教在現代社會中的政-教關係,兼提出初步的類型劃分,以說明同為佛教文明一員,但由於條件和歷史各異,不同傳統各自面對著不同的政-教關係處境。
本講是以現代政治觀念對傳統佛教文明的衝擊爲線索,綜合地討論現代政治-宗教關係下的佛教處境,並探討什麼是影響佛教在現代政-教關係的基本範疇,兼提出初步的類型劃分,同為佛教一員,但由於條件和歷史各異,各自面對著不同型態的政-教關係。
源自近代歐洲的現代西方政治-宗教關係的要素:一,世俗化指宗教與政權與公權力、知識與教育,及社會價值之間的制度性分離;二,現代世俗的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和政體,由上而下地接收宗教因世俗化而與公權力和公共領域脫勾後,該等領域的權力空檔;及三,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 (civil society) 自治體制和價值,對國家政府構成限權或分權,以保障公民權益。
這些現代的政治價值觀,以不同方式夾雜在西方殖民擴張過程中,輸入近代的亞洲佛教地區,這些價值是在與殖民主義的纏糾關係下擲給佛教,所以佛教世界的知識階層多帶著被殖民經驗來理解與回應這些源自西方的制度,由於是在壓力下被迫接受,不少佛教案例對此的陌生、抗拒及誤解,不乏産生副作用與不幸。在佛教身上,有時反而會出現宗教倒過來擠壓公民社會,甚至是脅迫政府與民間社會的情形。
以下數項範疇可以作為理解這些現象的參考線索:殖民主義與宗教-民族主義、世俗化與原教旨主義、主軸宗教與成員宗教、國家意識形態的宗教態度與護國佛教、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及宗教的國家化與國際特質。在這些問題框架下,佛教在現代化的脈絡下,在政治-宗教關係上其政治取態約畧會演變出以對立或互動等不同關係,並存於同一個國家內的數類型態:現代國家主義下的主動推進護國佛教/愛國佛教、佛教的宗教民族主義和原教旨主義、以公民社會為旨的左翼佛教,及除去政治 (apolitical) 的佛教政治等。
參考書
劉宇光撰《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宗教叢書》,臺灣:學生書局 2020年3月),第1章,頁13-40。
劉宇光撰《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 (《法界叢書》33,臺灣桃園:法界出版社 2019年5 月),第1-2章,頁1-100。
第3-4講
佛教社會寺院僧團教育的政治:在現代化的脈絡下僧團教育是傳統佛教社會的正規教育,它如何回應殖民過程進場帶來的現代文明之挑戰,預示了未來世代政治、宗教及社會穩定與否。傳統佛教社會龐大而複雜的寺院與僧團組織擁有從統治、經濟、社會、學術、文教、內外防務等多種社會功能,即使在現代其力量已不如前,但不少仍餘温未了,尤其在面對日漸成形的現代世俗世界,僧侶如何自處和回應其社會角色的劇變,也影響到這些傳統佛教社會的穩定與否。
在文教學術方面,歷史悠久而又結構嚴密的佛教經院系統承擔著宗教傳承、知識累積,及僧侶教育等功能。若刻意把宗教體系從其所處的社會脈絡脫離出來作孤立理解,則僧團教育的各種內涵似都只是為預期的覺悟作純屬信仰上的修學,因而與世俗世界的職業訓練無關。但歷史上絶大部份僧伽教育的制度,與世俗社會的教育制度之間仍然存在諸多類似特質,甚至不少也與教育、官僚或特定職業等的科層系統之間,構成由習慣或法律明定的對等銜接關係。佛教社會發達的僧伽教育本來就是菁英群體接受訓練的制度,正視僧伽教育的此一職業訓練性質,反而有助面對僧伽教育與佛教社會之間的關係時,從制度上理解其在社會現實中的角色與性質。
此外即使佛教社會其僧團教育亦受政權所左右,這以現代為甚,彼此互動的目的與內容頗見複雜,難以在無視政-教關係對僧團的影響下抽象地理解其教育。如無視僧伽教育皆有其所處政治、社會環境而互相影響之事實,而只取與環境割裂的角度來討論僧伽教育,這不單與歷史相違,恐怕最終都難免有誤。
僧伽教育並非孤立的宗教制度,而是佛教社會一環,因而與其他部份有著交錯的複雜關。「僧伽教育」的重點並不在佛教傳統是否存在個別僧侶從事佛義的教、研活動,而是循社會學角度,著眼於制度、組織、傳統及智識社群或釋義社群。以此探討僧團內從事教、研工作的經院組織是如何安排與維持其宗教-智性體系和教學傳統。所以議題的焦點是制度與傳統,不是個體。近年僧伽教育之研究沿這一進路,重組為跨傳統的三層議題。
僧伽教育議題的起點是教育體系的內部組織和具體教學安排。常被現代學界稱作經院佛學的僧院知識體系,與傳統的僧伽教育之間基本上是一體兩面,其間的差異主要是:經院佛學著眼於知識的結構、方法、形態與特質等;僧伽教育則指經院知識作為教學制度的組成與運作等條件。從「經院佛學」轉移到傳統僧團教育,這是將知識類型論 (Typology) 轉換為對教育體制的探討。
其次,從教育社會學,和政治-宗教關係這兩個更宏觀的著眼點,將僧伽教育從自成一角的宗教內部問題,不能在無視政治暨社會環境與宗教關係的情況下,孤立地討論僧團教育,社會的其他制度和社群等皆是形成僧伽教育的條件之一,大部份僧伽教育案例,都遠不只是傳授佛教史、教理、儀軌及禪修。所以應放在傳統社會的政治、社會等宏觀脈絡中,來理解這些因素和僧伽教育之間的關係,探討社會和教育體制是如何成為使知識建立與傳遞的條件,並注意由宗教知識與教育所促成的社會流動。
第三,是以僧伽教育為切入口探討傳統佛教社會在面對現代化,特別是政-教分離的世俗化現代文明時,僧團在教育下一代僧侶時是如何回應這些衝擊。多數佛教社會都是在殖民統治過程中被迫接受現代世俗文明,因而被殖民之經驗深刻地左右著僧人對世俗化的理解,從而使他們易傾向視世俗化為殖民主義的後續産物,導致僧團在消化世俗化上障礙重重。即使屬相同的佛教傳統,但有否被殖民還是形成不同態度的原因,而這差異皆反映在僧伽教育當中。這甚至進一步伸展進當代佛教的政-教或宗教之間的衝突議題。最後,兼而評論時下華文學界僧伽教育議題的研究進路,並簡介學界研究現狀。
參考書
劉宇光撰《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宗教叢書》,臺灣:學生書局 2020年3月),第2-5章,頁41-210。
第5-6講
僧黌與冷戰:泰國僧團大學教育改革的政治後座力
冷戰時期泰國僧團被納入美方與曼谷的文化反共計劃進行改造,但正因為歷此改造,泰國僧團內有效形成參與農民維權運動,特定意義下的「左翼」僧侶傳統,以反制官方。
戰後泰國Engaged Buddhism的兩個方向與兩類群體:
“Engaged” 一詞結論再回頭討論;「戰後」:1950-1990年代
都會:曼谷政商菁英階層子弟 (部份華裔)、西式甚或留學教育、現代專業,泰英雙語、在家眾、直接的政治訴求:西式民主與人權。西式左翼 (但截然異於泰共,亦非時下所謂「美式白左」),菁英子弟中的少數。
農村:泰北或東北泰寮農民 (尤其米農) 子弟、僧團教育、專職僧侶、地方僧團領袖或僧侶知識人 (部份在曼谷受二僧團大學受現代教育)、間接政治訴求:表層民生問題,隱含民主議題。常被非泰語世界遺忘 (佛使Buddhadasa:國際英語與全泰語世界對佛使的不同認知)。本講重點在第二類,即農村僧侶,但會稍其涉與前者 (城市在家) 關係。
場景
泰國百年現代化進程中,戰前vs戰後對外經濟政策的分別:外資進場。
發展 (Development):自1960-1970’S開始所造成的城、鄉差距。
城、鄉差距的政治淵源:國家政權以現代法律為外資、泰外合資及官商聯手的「發展」開路。對外府農村社區山林提出現代法律土地所有權證明、土地國家化與土地没收、國家公園與社群驅逐、伐林開發商業種植、十年撤資轉場。
城、鄉差距的經濟-社會後果:傳統自足農業轉型為出口導向的商業性營利農業,原始侶林社區土地權和小農生計、失地農民的十年起落 (自足、失去土地、農場工、失業)。兩種森林、兩種農産品 (多元與量産、貨幣經濟) ,就地在家鄉淪為流離失所者。
這關佛教什麼事???泰國傳統農村是佛教價值由觀念成為現實的社會基礎,當傳統農村經濟因出口導向的現代營利農業衝擊而崩潰,傳統社會及其人倫和理關係隨之崩潰瓦解。出現現代化進程中常會發生的嚴重城、鄉差距,農村年青人口在家鄉没有未來,流入城市,那成了另一版本的没有未來。
戰後半世紀 (1950-2000’S) 3-4代專職僧侶的回應
首先區分佛教社會vs佛教社群之僧侶的不同社會角色。95%專職僧是農民子弟
1960-1970’S左翼政治僧侶 (Leftist winged political monk, Somboon Suksamran);
1980’S發展僧,或日譯作「開發僧」(phra nak patthana);
1990-2000’S護林僧 (phra nak anuraksa);
從農民權利意識覺醒、下而上自主社區發展,到護林 (=護土地産權、農民維權);從價值觀宣示、弱勢社群跨區連結,到實質操作;官委僧侶下鄉的辯證
僧侶的五層做法:
一,技術層面:如何復修被污染的土壤、農業技術、實驗農場 (與學界合作)
二,社區制度發展:婦孺教育、農會或農民合作社、農村銀行等
三,地方跨府串連
四,整合進全國公民社會的NGO網絡與合作,尤其在權力源頭首都曼谷官方各部委的應對,案例:地方史研究、專注傳統土地産權模式 (寺院記錄)、重制專業/ 法定地圖、串連其他非政府組織質詢曼谷土地與工務部門、狀告法院、如何理解法院官司輸贏的公民社會作用?
五,文化政治 (cultural politics) 以地方傳統抗衡曼谷國家核心;
「樹木出家」折射的傳統「迷信」佛教vs現代官方版本的「理性」與正信佛教
問題:為什麼僧人會懂得「搞抗爭」?
串連1960-2000’S左翼政治僧、發展僧、護林僧共3-4代有社會公共意識僧人之温床和載體:僧團大學,尤其MCU師生與校友群體。1961年第三版《僧團法》(Samgha Acts) 及僧團高等教育由傳統高等佛學院轉制為現代人文社科綜合大學,課程重組,畢業後下鄉實習,農民子弟公共意識的醒覺與促使其醒覺的能力與經驗 (下鄉歸來、在首都跑衙門,再下鄉蹲點)。
僧團現代高等教育改革背後的泰國國內、外角力
1947:毗蒙曇長老 (MCU創立者) 與大宗派的僧團教育改革聯署,及被拒。
1961:MCU改制的三層推手:一,時年28歲的Sulak Sivaraksa (1933- ) 和時年23歲的Payutto法師,兼都會居士佛教與僧團Engaged Buddhist的關係;二,泰國官方教育部 (院系設置與師資,及《大學法》) ,為什麼?;三,真正的總推手:美國對其冷戰時代的亞洲盟友,從東南亞上座部佛教,到東亞新儒家和漢傳佛教,以宗教、文化及教育等價值觀上的公共外交 (public diplomacy)。引伸兩個案例所折射的跨國公共能量:一,1973年泰青年學僧要求回到1935年第二版《僧團法》vs農村經濟政策;二,Sulak 辦的雙語時事期刋。
小結:以戰後泰國僧團農民維權傳統為例應如何理解和翻譯Engaged Buddhism?在僧團內的影響有多重要的份量?。僧俗或城鄉二線的共通觀點?
參考書
Phibul Choompolpaisal, “Political Buddhism and the Modernisation of Thai Monastic Education: From Wachirayan to Phimonlatham (1880s–1960s)”, Contemporary Buddhism: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Vol.16, Issue 2, May 2015, pp.428-450. PDF Eugene Ford, Cold War Monks: Buddhism and America's Secret Strategy in Southeast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cember 2017) PDF
Yoneo Ishii (石井 米雄), translated by Peter Hawkes, Sangha, State and Society: Thai Buddhism in Histor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
Susan Darlington, The Ordination of a Tree: The Thai Buddhist Environmental Movement (New York: SUNY Press 2012)
Somboon Suksamran, edited, with an introd. by Trevor O. Ling, Political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 the Role of the Sangha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ailand (London: Hurst 1977). PDF
Somboon Suksamran, Buddhism and Politics in Thailand: A Study of Socio-Political Change and Political Activism of the Thai Sangh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82)
Stanley J. Tambiah, World Conqueror and World Renouncer: a Study of Buddhism and Polity in Thailand Against a Historical Background (Cambridge Studie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1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PDF
劉宇光撰《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法界叢書》33,臺灣桃園:法界出版社 2019年5 月) ,第3-7章,頁101-324。PDF
劉宇光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泰國的《僧團法》、僧伽大學及農民子弟僧:以政-教關係和教育社會學為線索〉,《臺灣東南亞學刊》10卷1期 (臺灣南投:國立國際暨南大學 東南亞研究中心 2014年12 月),頁133-176。PDF
第7-8講
毀滅與重生:雲南上座部的國家清洗與跨境復甦
本講探討雲南傣族上座部僧團1950-1960年代在中共政權的暴力清洗下,如何先跨境逃亡離開以保存實力,在1990年代的寬鬆時機,再跨境返鄉重建其族群宗教、文化及認同,並應對2000年代政治經濟改造對剛剛恢復的上座部僧團,及其教育所帶來的另一波衝擊。
中國近年的「一帶一路」國策包含劍指東南亞的南進戰畧設想,其智庫認為雲南傣族上座部因而可展開對東南亞國家的佛教公共外交,並提出對雲南上座部作為「大國佛教」的「戰略意義」之論述,本講以此立論為楔機,分主、副二線作討論,主線探討中共治下,雲南傣族上座部僧團及其教育在不同階段如何應對處境,副線則以中國智庫的傣族佛教論述為例,分析中國在對東南亞佛教公共外交的政策、執行及認知上的盲點。
討論依序先扼要說明在中國對東南亞的南進國策下,中國學界就雲南上座部佛教的「戰略意義」的論述,乃至當局近期的具體舉措。然後探討中共政權自上而下所推動,當代雲南1950-1960年代意識形態的政治整肅運動,和1990-2000年代少數民族旅遊經濟發展的情況下,為傣族上座部所帶來兩輪性質不同的衝擊,乃至所形成的生存處境。
進而剖析雲南省西雙版納和德宏兩個傣族自治州上座部佛教僧團的基本現況,繼而探討1990年代後,雲南傣族跨境網絡是如何透過東南亞其他國家傣族僧、俗社群的跨境支援得以復甦,勉強重建的基本輪廓,但仍然面對多種困難與局限,包括探討在現代國家政權與跨國民族的對比格局下,東南亞傣族在東南亞不同國家是如何維持其跨國傳統,並與國家政權的侵蝕進行周旋。
以此為背景,再將討論聚焦於東南亞傣族是如何從經貿跨境網絡,發展為語言、文化及宗教等多領域的跨境複合網絡,支援雲南上座部僧團、傣族文化及傣民族意識的體制內復甦。最後,並評論中國學界倡議上座部執行宗教公共外交之立論,先扼要說明中國學界雲南上座部研究的內在限制,扼要說明引伸的宗教公共外交議題。
參考書
Thomas A. Borchert, Educating Monks: Minority Buddhism on China’s Southwest Border (Mark Michael Rowe ed., Series of Contemporary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ay 2017) PDF
曾政雄著《雲南傣族學僧教育之研究》(臺灣:淡江大學 中國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年) PDF
張公瑾、楊民康、戴紅亮著《雲南上座部佛教史卷》(《中華佛教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4年5月) PDF
鄭筱筠著《中國南傳佛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文庫哲學宗教研究系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年)
第9-10講
學僧與密使:藏傳佛教的高原國際政治
引子:臺灣藏學祖師歐陽無畏教授 (政大邊政 / 民族學系) 辭世三十週年。
二十世紀上旬拉薩三寺外籍留學僧與高原國際政治的角力。民初藏傳佛教以拉薩為宗教和僧團教育的首府,吸引跨族、跨國學子留學,同時亦是中(清、民國)、俄 (沙俄、蘇聯)、日 (明治、大正、昭和初) 等國家發展其宗教政治影響力之。研究佛教哲學和僧團教育的佛教學者的角度。
拉薩:宗教首都的三大寺僧團教育體制的學院和留學僧宿舍背後的跨境政治
兩個問題:
一,參與其事的僧人是誰?
俄國的蒙古:布里雅特、卡爾梅克
俄籍進藏蒙古學僧及其背後師友:
阿旺羅桑‧多傑耶夫 (Agvan Dorzhiev, 1853-1938, 即清軍機處稱「德爾智」)
格西‧望傑 (Geshe Wangyal, 1901-1983) 與戰後維吉尼亞學派 (Virginia School)
普覺‧強巴羅桑楚臣 (phur bu lcog byams pa rgya mtsho, 1825-1901)
舍爾巴茨基 (Th. Stcherbatsky, 1866-1942) 與列寧格勒學派 (Leningrad School)
進藏日籍學僧 (淨土真宗為主) 及其背後師友:
進藏者:能海寬 (Nōmi Yutaka, 1868-1903)、寺本婉雅 (Teramoto Enga, 1872-1940)、青木文教 (Bunkyō Aoki, 1885-1956)、多田等觀 (Tōkan Tada, 1890-1967);河口慧海 (Ekai Kawaguchi, 1866-1945)。綜論五者共通特性。
師友:南條文雄 (Nanjō Bunyū, 1849-1927)、大谷光瑞 (Ōtani Kōzui, 1876-1948) 及山口益 (Yamaguchi Susumu, 1895-1976)
俄、日兩批進藏學僧之間處境的異與同:規模與深度
二,這些僧人為什麼捲進高原的區域政治?
華文與西方學界的現有解讀的可能不足
從沙俄到蘇俄:俄蒙佛教族群的困局
從明治、大正到昭和:帝國佛教組織的從馴服到積極「奉公」
現代民族國家 vs 傳統宗教文明的跨界網絡
世紀初俄、日二國之間國內佛教的政治-宗教關係之同異
小結:十九世紀英、俄中亞搏弈 (The Great Game) 的變奏。英國缺席拉薩寺院:低估寺院網絡的跨界程度。歐陽無畏的倡議:促進漢僧赴藏學經。
參考書
John Snelling, Buddhism in Russia: The Story of Agvan Dorzhiev: Lhasa's Emissary to the Tsar (Element Books, November 1993) PDF
Vera Tolz, Russia’s Own Orient: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and Oriental Studies in the Late Imperial and Early Soviet Perio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pril 2011) PDF
Anya Bernstein, Religious Bodies Politic: Rituals of Sovereignty in Buryat Buddh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PDF
柴田幹夫著,王鼎等譯,闞正宗監譯《興亞揚佛:大谷光瑞與西本願寺的海外事業》(《大谷光瑞の研究:アジア広域における諸活動》;《宗教學者經典》14,臺北:博揚文化 2017年)
Geshe Lhundub Sopa,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and Paul Donnelly, Like a Waking Dream: The Autobiography of Geshe Lhundub Sopa (Boston: Wisdom Publishers 2012);中譯倫珠‧梭巴格西著,保羅‧唐那利英文編,達賴喇嘛序言,翁仕傑譯《如夢覺醒:倫珠‧梭巴格西自傳》(臺北:春天出版 2014年7月)
王遠大著《近代俄國與中國西藏》(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3年5月)
河口慧海著,孫沈清譯《西藏秘行》(《亞洲探險之旅》,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邢肅芝 (洛桑珍珠) 口述,張健飛、楊念群筆錄《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3年1月)
柳陞祺著〈西藏喇嘛教寺廟與國外關係述考〉(未正式發表單行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65年,頁689-715。
梅靜軒著《民國以來的漢藏佛教關係1912-1949:以漢藏教理院為中心的探討》(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研究生畢業論文 1998年)
秦永章著《日本涉藏史:近代日本與中國西藏》(《西藏問題研究叢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2005年8月)
徐桂香著〈歐陽無畏對國民政府時期的西藏邊務之見〉,《蒙藏季刊》 第21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36-63。
韓敬山著〈民國時期哲蚌寺漢僧歐陽無畏西藏著述考〉,《法音》2020年9期
韓敬山著〈九漢僧的庚寅拉薩紀事:以「臺北藏」君庇亟美《重征片吟稿》為中心的考察〉,《法音》2020年4期。
韓敬山著〈摯愛青藏:臺灣藏學之父歐陽無畏邊疆情結及拉薩哲蚌寺出家肇源考 (1929-1933)〉、〈放大光明:歐陽無畏七載西藏求學訪記 (1934-1941)〉、〈以手寫心:歐陽無畏筆下的十年西藏思考記〉、〈藏變三年:身披袈裟的軍統少將歐陽無畏格西 (1949-1951)〉、〈不絕如縷:歐陽無畏對臺灣藏學界的丘山之功〉;以上全收《中國邊政》223期「歐陽無畏教授逝世三十週年紀念特刋」(臺北:中國邊政協會 2021年6月),頁1-116。
韓敬山著〈漢僧.軍統.學者:西藏哲蚌寺歐陽無畏喇嘛的臺灣人生〉上、下二篇,《傳記文學 6月號:西藏哲蚌寺歐陽無畏喇嘛的臺灣人生》第709期,2021年6月,頁4-23;《傳記文學 7月號》第710期,2021年7月,頁105-123。
第11-12講
洋怨懟即報國恩:迎送於冷戰、國共及英中之間的香江梵音
香港自開埠以來,在英治下享有的宗教自由是現代華文世界中所罕見,其兼具宗教多樣性、傳統持續無間,及宗教有良好社會參與度三個特質,使香港社會的宗教,深異於當代中國。以中産為骨幹的香港基督教當中,相當部份教會在2010年代政局日趨動盪的香港,力圖維護公民社會。與此相比,香港的佛教似乎全無含糊地一貫而公開無保留地支持中共。但事實上相同的僧人與佛教組織,在超過一個甲子前南來香港時,卻與英治香港政府、冷戰時期美國駐港情報機關,及在中國內戰失利後遷臺的國民政黨直轄戒嚴時期臺灣「中國佛教會」,保持異常密切的政治合作關係。
但目前有關香港佛教的討論,多偏重資料滙集與記述性通論,乃至對特定團體的發展作基本的歷史梳理。只有極少部份析論間接而零碎地觸及香港佛教的政治與宗教關係。香港佛教在香港英-中政權轉移前後,政治身段的變化尤缺討論,本講嘗試在政治-宗教關係框架下,剖析香港佛教的近年變化,本講將香港佛教放進二戰以來的區域政治,探討她是如何在二戰日佔淪陷階段、冷戰時期西方與共產陣營的東亞對立、國共兩黨在香港的競爭,及1997年香港英-中政權轉變前後的四層脈絡中,展開其政治迎送的生涯。
1997年7月1日零晨,香港由歷經156年 (1841-1997) 的英治,轉為由1949年成立的共産中國所統治。在英治香港超過一個半世紀的同期,中國經歷晚清 (1841-1911年)、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1911-1949年),及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待考) 三個政權。由英治轉為中治後,香港社會的宗教生態漸生變化,變化之一是佛教變得似乎更為活躍與盛行,有一定宗教影響力的香港佛教組織,在中-港關係和公共生活中,政治可見度 (political visibility) 日趨明顯。但1997年後佛教日趨高調之餘,其行徑亦沙石俱下,從而也引發社會側目。同時香港佛教也開始出現一類前所未見的「民族主義」表態:一,公開支持政權對社會進行政治控制;二,聲稱英治期間佛教受到歧視。
在上述背景下,本講試圖探討以下兩個問題:第一,香港佛教的「洋怨懟」,即近年怨懟英治時期的遭遇,這是否表示英治香港期間的佛教有受到官方歧視?如果有是如何?如果没有,又應如何理解這一怨懟是如何出現,乃至其目的何在。兼而討論英治期間的香港,應該如何理解港府對佛教與基督宗教之間在發展上的差别待遇。第二,香港佛教的「報國恩」。1997年政權轉移之前,香港主要佛教組織的政治取態,是經歷過如何的分歧與轉變,逐漸傾向北京政權,與之建立密切關係,而且這新的施-供關係,公開刻記在哪一標誌性的宗教事件和對象身上,並亦反映於近年對時局的公開取態上,而近年的「洋怨懟」其實就是香港佛教「報國恩」的舉措之一。
此外本講會特別運用香港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的特別會議記錄及其他相關文件,說明香港主要的佛教組織早在2001年即向當時的香港政府施壓,要求以法律刑事手段取締佛教在宗教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而當時在議會中悉力公開維護宗教自由的是香港的多個基督宗教組織。最後,結論會綜合分析並預示,香港通過《國家安全法》,一國兩制實質上成明日黃花之後,以香港佛教自戰後以來迎來送往的豐富經驗,它在「新常態」下的香港能為北京在港「宗教戰線」開展什麼拳腳。
參考書
鄧家宙著《香港佛教史》(香港:中華書局 2015年) PDF 侯坤宏撰《論近代香港佛教》(陳劍鍠教授主編《人間佛教東亞、東南亞研究叢書》的第9種,香港中文大學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1年2月) PDF
劉達政著《香港佛教事業:政治、經濟、社會的分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社會科學院 碩士論文 1973年) PDF
Seong Teresa Pong (龐裳), Modernizing Hong Kong Buddhism: The Case of the Chi Lin Nunnery (M.Phil. Thesi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6) PDF
周愛靈著,羅美嫺譯《花果飄零:冷戰時期殖民地的新亞書院》(香港:商務印書館 2010年)
香港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檔案CB(2)1673/00-01號文件 (檔號:CB2/PL/HA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 特別會議紀要。日期:2001年2月20日(星期二)。II. 宗教團體的定,頁7-12。
釋衍空,林皓賢採訪〈佛教與香港:釋衍空法師專訪〉,李樹甘、羅玉芬主編,林皓賢、黃樂怡合著《宗教與香港:從融合到融洽》(香港樹仁大學 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優質教育基金資助 2017年),頁318-319。網址http://www.hksyu.edu/bepp/
釋衍空撰〈香港佛教聯合會代表在立法會 民政事務委員會 2001 年 2 月 20 日特別會議的報告〉(立法會CB(2)910/00-01(02) 號文件)
第13-14講
風動或幡動?「佛教新祖國」的中、印爭奪
近年來,與佛教有歷史文化淵源的亞洲國家,無論大如中、印,小如泰國或斯里蘭卡,或大張旗鼓,或潤物無聲地;或站前臺,或隱幕後,紛紛運用佛教進行宗教公共外交背後的合縱連橫。本講探討其在佛教公共外交的相關議題。過去二十年中國以印度為目標試圖在國際上塑造自己為佛教大國,此舉對印度構成政治壓力而被迫回應,本講以印度為例分析近年印度在佛教公共外交的來龍去脈、舉措及引伸的相關議題,包括:一,尼泊爾近年發展佛教旅遊業背後的中國、印度巨影;二,中、印兩個不是以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是如何和為何要爭奪所謂的佛教「霸主」地位;三,現代印度為何長年忽視佛教,遺忘借此充實與其他亞洲國家之關係;四,現代印度為何與佛教這個她眼中的宗教孤兒突然相認;五,探討印度的佛教公共外交在那難陀大學計劃上受挫敗的原因,並剖析過於依賴達賴如何會是一柄雙刃劍;六,穆迪在2014年之後向週邊國家伸出的佛教橄欖枝效果的成功與否;七,詳細現代印度佛教軟實力從觀念、社群、知識、階層、宗教族群關係及其他方面的先天缺憾;及最後,佛教作為公共外交載體,在政權工具或價值承擔之間的兩難。
參考書
Trine Angelskar, “China’s Buddhist Diplomacy”, Norwegian Peacebuilding Resource Centre, March 2013.
Claude Arpi, “China’s New Propaganda Tool–Buddhism”, 8th December, 2011 http://www.sify.com/news/china-s-new-propaganda-tool-buddhism-news-columns-lmitBHjccfbsi.html
Claude Arpi, “Using Soft Power to Hardsell Spirituality”, Thursday, 21 May 2015, http://www.dailypioneer.com/columnists/edit/using-soft-power-to-hardsell-spirituality.html
Tshering Chonzom Bhutia, “The Politics of Reincarnation: India, China, and the Dalai Lama: Will the Dalai Lama reincarnate in Tawang?”, The Diplomat, April 20, 2017,
https://thediplomat.com/2017/04/the-politics-of-reincarnation-india-china-and-tibet/
Economist, “A Bizarre Project in Nepal at Buddha’s Birthplace: A Chinese Development Proposal Causes Disbelief”, The Economist, Aug 20th 2011.
Lauren Jackson, “China Is Winning the War for Nepali Buddhism China’s inroads in Nepal Mean increasing Control over Buddhist Heritage Sites – with Implications for Tibet”, The Diplomat, March 21, 2019
https://thediplomat.com/2019/03/china-is-winning-the-war-for-nepali-buddhism
Charu Sudan Kasturi, “Modi govt plans Buddhism blitz in cultural diplomacy refocus”, August 31 2015, Telegraph, https://www.telegraphindia.com/1150831/jsp/nation/story_39952.jsp?#.WQ1abme1s2z.
Charu Sudan Kasturi, “India to Step up Nalanda Diplomacy in Brunei”, The Telegraph, Calcutta, India, 8th October 2013
Peter Martin, “Searching for Inner Peace in Sino-Indian Relations: Xi and Modi’s Buddhist Diplomacy”, UoN Blogs / China Policy Institute Blog, November 21, 2014
Asma Masood, “China- Nepal- India: The Soft Power Dimension”, Dec 30, 2014, Cheenai Center of China Studies, http://www.c3sindia.org/southasia/4742
Patrick Mendis, “China’s Buddhist Diplomacy in Sri Lanka: Why do America and India Entangle with Tiny Sri Lanka”, Colombo Telegraph, 14th May 2013.
Raja Mohan, “Chinese Takeaway: Modi’s Buddhism”, The Indian Express, December 3, 2014
S D Muni, “Nalanda: a Soft Power Project”, The Hindu, August 31, 2010, http://www.thehindu.com/opinion/lead/nalanda-a-soft-power-project/article604248.ece
Venkat Narayan, “Dalai Lama in Sri Lanka Soon?”, March 19, 2015, http://www.island.lk/index.php?page_cat=article-details&page=article-details&code_title=121665
John Narayan Parajuli, “Battle for Leadership of the Buddhist World”, 21st May 2016, The Kathmandu Post (Nepal).
G. Parthasarathy, “Explore Buddhist Diplomacy, India would do Well to Leverage its Heritage for Strategic Interests”, The Tribune Jul 16, 2015, http://www.tribuneindia.com/news/comment/explore-buddhist-diplomacy/ 107090.html
Sudha Ramachandran, “Building Bridges with Buddhism: The Sino-Indian Experience”, July 22, 2014, http://russiancouncil.ru/en/analytics-and-comments/analytics/building-bridges-with-buddhism-the-sino-indian-experience/
Sudha Ramachandran, “India has Its Own Soft Power: Buddhism”, Asian Times Jul 4, 2007, http://www.atimes.com/atimes/South_Asia/IG04Df02.html
David Scott “Buddhism in Current China-India Diplomacy”,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 / China aktuell Vol.45, No.3, pp.139-174.
Ashok B Sharma, “India and East Asia: Prime Minister Narendra Modi’s “Buddhist Diplomacy”, Global Research, November 05, 2014
http://www.globalresearch.ca/india-and-east-asia-prime-minister-narendra-modis-buddhist-diplomacy/5412129, Vijayvaani.com
Ashok B Sharma, “Modi’s Buddha diplomacy on anvil to woo East Asians”, 5 Nov 2014, http://www.vijayvaani.com/ArticleDisplay.aspx?aid=3382
Sushant Singh, “Delhi plays Buddhist Card in Lanka to Send Signal to China”, March 19, 2015 The Indian Express, http://tibetexpress.net/delhi-plays-buddhist-card-in-lanka-to-send-signal-to-china/
Phunchok Stobdan, “Asia’s Buddhist Connectivity and India’s Role”, Ashok Malik (ed.), Connecting Asia (New Delhi: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 2016), pp. 72-89
Phunchok Stobdan, “To Deploy the Soft Power of Buddhism, India Needs to Embrace the Sangha”, 29/11/2016
Phunchok Stobdan, “World is Ditching the Dalai Lama”, November 14, 2015, http://www.idsa.in/idsanews/world-is-ditching-the-dalai-lama_141115
Daya Kishan Thussu, Communicating India’s Soft Power: Buddha to Bollywood (Palgrave Macmillan Series in Global Public Diplomac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Oct 2013).
Sepala Weliwitigoda, “India’s Buddhist Soft Power Diplomacy”, 2015-3-31, http:// theasiapacificregion. logspot.com/
Zhang Juyan, “Buddhist Diplomacy: History and Status Quo” (USC Center on Public Diplomacy at the Annenberg School, Figueroa Pre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12)
第15-16講
現代佛教與國際政治:方法、議題及意義
據前述案例及綜論提出的基本分析,最後一講是試圖探討具現代價值意識的佛教,應該如何考慮自己在國際宗教關係中的政治價值位置與底線,會作對照討論的是在冷戰時期兩個對立陣營中的大國,即美、中兩國的國際佛教政策,從目的、原則、方法到執行等環節,二者各有特點,但從佛教作為一個從傳統社會與文化走過來的價值體系和團體,它在價值與操作上應該考慮的是什麼。
參考書
學愚著《中國佛教的社會主義改造》(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5年),頁487-606。
Eugene Ford, Cold War Monks: Buddhism and America's Secret Strategy in Southeast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cember 2017)
王梅香著〈冷戰時期跨國非共策略與美國文化宣傳:論泰國的亞洲基金會 (1954-1963)〉,《歐美研究》第52卷第4期,2022年12月,頁567-611。
課程共16週,每週上課3小時,前4週由教師負責講解。由第5週開始,結合學生報告研討與教師講課,分為上下兩段,上半段由一位修課學生就指定主題和教材 (篇幅40-50頁) 在班上進行30-35分鐘口頭報告,當中需提出由指定閱讀材料引申出來的兩個問題予全班,作為後續討論的引子,此外在課前星期四晚向全班提供一500字講綱分發全班;然後由另一指定學生就講者內容作出10分鐘口頭回應,再開放全班討論與提問。下半段由教師就學生的討論作出綜合回應與補充。每週的課堂口頭報告和評論在開學三週內完成排班名單。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効
學期報告:60%,5000-6000字的學期報告,需要運用課堂指定閱讀和參考書目材料不少於十種,另亦鼓勵運用相關的額外資料。在學期中4月14日需要先擬定並呈交一500字的題目和大綱以取得教師的同意,另包括書目。學期報告在交教師後,教師將逐一作文字回應,學生可以選擇在此基礎上作出修改,以完善初稿,並提高分數。此外,為鼓勵全班彼此學習,教師對學生學期報告的回應文字,皆對全班開放。
課堂指定報告和回應:30% (安排見前授課方式內「口頭報告」一項之說明)
出席率和一般討論的參與 (學生不能無故缺席):10%
已於進度中明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