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歐洲人權公約與司法實踐

Course Name: Human Rights Conventions and Judicial Practice in Europe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歐洲理事會通過的人權公約,為數不少,其中居於核心地位的是《歐洲人權公約》,以及對該公約為裁判的歐洲人權法院。自我國通過兩公約施行法起,《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不但備受重視,其也在我國刑事實務實踐發揮法律拘束力。《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是西方國家繼促成《歐洲人權公約》之後,在聯合國所推動的一部以《歐洲人權公約》為範本,期待使《世界人權宣言》形成全球拘束力的國際人權法典。歐洲人權法院的斐然成效舉世周知,影響力擴及歐洲內外的各國憲法法院,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與歐洲人權法院會彼此參照對方的法律見解。有鑑於此,「借用」歐洲人權法院就《歐洲人權公約》之人權闡釋,對於理解《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的相同人權規定而言,意義不言而喻。本課程之授課目標,在於以《歐洲人權公約》為基礎,並透過歐洲人權法院裁判,闡述人權意義與保護範圍,進一步結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相關權利保障,教導學生國際刑事人權觀念與培養其具體運用能力。歐洲理事會通過的人權公約,為數不少,其中居於核心地位的是《歐洲人權公約》,以及對該公約為裁判的歐洲人權法院。自我國通過兩公約施行法起,《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不但備受重視,其也在我國刑事實務實踐發揮法律拘束力。《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是西方國家繼促成《歐洲人權公約》之後,在聯合國所推動的一部以《歐洲人權公約》為範本,期待使《世界人權宣言》形成全球拘束力的國際人權法典。歐洲人權法院的斐然成效舉世周知,影響力擴及歐洲內外的各國憲法法院,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與歐洲人權法院會彼此參照對方的法律見解。有鑑於此,「借用」歐洲人權法院就《歐洲人權公約》之人權闡釋,對於理解《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的相同人權規定而言,意義不言而喻。本課程之授課目標,在於以《歐洲人權公約》為基礎,並透過歐洲人權法院裁判,闡述人權意義與保護範圍,進一步結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相關權利保障,教導學生國際刑事人權觀念與培養其具體運用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之授課目標,在於以《歐洲人權公約》為基礎,並透過歐洲人權法院裁判,闡述人權意義與保護範圍,進一步結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相關權利保障,教導學生國際刑事人權觀念與培養其具體運用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課程介紹

    09/14 介紹課程內容與成績考核

     討論課程規劃

     3

     1

    2

    歐洲人權法院程序

    《歐洲人權公約》人權保障實例以公約第8條隱私權為例

     Uzun v. Germany, 2010

     3

     1

    3

    歐洲人權公約

    09/28 《歐洲人權公約》概述及歐洲人權法院

     歐洲人權公約 vs. 歐盟體制、歐盟基本權利憲章

     3

     1

    4

    公約第3

    10/05  公約第3條禁止酷刑

     Gäfgen v. Germany, 2010

    Jalloh v. Germany, 2006

    Soeringv.the U.K., 1989

     3

     1

    5

    公約第6

    10/12 公約第6條公平審判程序不自證己罪權利

     Allan v. the U.K., 2002
    Bykov v. Russia, 2009

     3

     1

    6

    公約第6

    10/19 公約第6條公平審判程序不自證己罪權利

     Allan v. the U.K., 2002
    Bykov v. Russia, 2009

     3

     1

    7

    公約第6

    10/26 公約第6條公平審判:對質詰問權

     Schatschaschwili v. Germany, 2015

     3

     1

    8

    公約第6

    11/02  公約第6條公平審判:誘捕偵查

     Castro v. Portugal, 1998
    Furcht v. Germany, 2015
    Akbay v. Germany, 2020

     3

     1

    9

    期中考週

     

     

     

     

    10

    公約第7

    11/16公約第7條罪刑法定

     Streletz, Kessler and Kreuz v. Germany, 2001
    Korbely v. Hungary, 2008
    M. v. Gemrany, 2009

     3

     1

    11

    公約第7

    11/23公約第7條罪刑法定

     Balsamo v. San Marino, 2019 (§§ 62-64)

     3

     1

    12

    公約第7議定書

    11/30歐洲人權法院個案電影研析

     Krombach v. France, 2001

     3

     1

    13

    公約第7議定書

    12/07公約第7議定書第2條權利救濟

     Krombach v. France, 2001

     3

     1

    14

    公約第7議定書

    12/14公約第7議定書第4條一事不再理

     

     Krombach v. France, 2018

     3

     1

    15

    歐盟基本權利憲章

    12/21歐盟一事不再理

     EuGH, Urt. v. 27. 05. 2014, C-129/14 PPU

     3

     1

    16

    公約第6

    人權跨國化EncorChat

     BGH, Beschl. v. 02. 03. 2022

     3

     1

    17

    整理資料

    01/04 撰寫報告

     整理資料

     3

     1

    18

    期末考週

    01/11 期末考週(繳交心得)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注意事項

    1. 每週進度,依上課情況適度調整。

    2. 上課中勿有干擾秩序行為,務必尊重他人學習權利。

    3. 評量方式:

    a. 繳交歐洲人權法院裁判心得100%)

    b. 著重在對我國法啟示或反思

    c. 字數5千字以內

    d. 2023.01.11以前繳交,未繳交或無正當理由逾時繳交,學期成績不及格。

        【目次】

        一、歐洲人權法院裁判事實簡述

        二、涉及公約爭點與歐洲人權法院見解(簡述)

        三、啟示或反思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Helmut Satzger著,王士帆譯,《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22019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