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人工智慧與數位人文

Course Nam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igital Humanities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這是一門透過漸進式的介紹和體驗來認識人工智慧與語言分析軟體工具與人文研究議題的課程。基於這一個理念,這一門課程沒有一般的紙筆測驗,強調平時課程的參與和動手經驗,期待同學在一個學期之中有踏實的收穫。

======
劉昭麟於2021年11月擔任英國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與國家圖書館合辦之「臺灣漢學講座」講習,資料如下。
------

英文講題:A Distant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Writing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Classical Chinese
中文講題:文言文學作品及歷史文獻的數位探索
愛丁堡大學紀錄檔案:<https://media.ed.ac.uk/media/A+Distant+Exploration+of+Literary+Writings+and+Historical+Documents+in+Classical+Chinese/1_fsuus3ji>
國家圖書館紀錄檔案:<http://mdava.ncl.edu.tw/content.php?vid=3034>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前面大約三分之一的課程將由劉昭麟負責,有三個目標:建構基礎程式設計經驗與認識數位人文和人工智慧。這一部分的每日課程都會有主題講解和程式上機的部分。程式上機的內容將力求同學在上課時間就學會特定目標的能力,切勿缺課。

    張瑜芸將接續介紹語言處理運用到的程式功能,及資料處理時常見的問題探論,也將帶領同學於課堂中培養文本分析語感和創意發想。後半段課程模組中也將簡介基本爬蟲概念和操作,並讓同學了解簡易機器訓練模型流程操作過程。此通識課程希望培養學生探索文本隱藏的語言線索能力、及對語言處理有基本認識,也期望能透過課程教授之工具自行做組合應用,並與其他領域同學合作交流,於期末做出專案展演。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課程網址請見: http://www3.nccu.edu.tw/~chaolin/courses/aidh22.html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4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網路補充教材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成績計算之項目與權重:

    • 出席及課程參與:30%
    • 平時實作:20%
    • 當週作業:20%
    • 期末展演:3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上課資料來源(課本)

     

    參考書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網址請見: http://www3.nccu.edu.tw/~chaolin/courses/aidh22.html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