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中國古典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Course Name: Early Chinese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1.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中國古典思想要成為活生生的傳統,必須持續反思與發展其當代意義,並與不同思想領域對話。而對思想傳統的反省不只是對研究者來說是重要的,對身處在深受華人文化形塑的生活世界中的我們來說,這種反省對培養自身思想與覺察深度以及擴展視野也是必要的。本課程將以先秦儒家與道家思想為主,介紹中國古典倫理與政治思想的一些重要主張與特色,並透過與重要國內與國際相關學者的對話,反思中國古典思想的現代意義。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目標在於以當代思考與問題意識出發,重新反省中國古典倫理政治思想的意義與重要性。基於此目的,將安排七場演講,請幾位跨文化哲學研究方面有建樹、能與當代思想深入對話的國內與國際重要學者,從古典儒家和道家的倫理與政治思想研究的角度切入,來分享他們的相關研究與看法。希望透過本課程,能增進在地生與國際學生對當代華人文化基礎的理解與反思,並在在地生與國際學生在各項學習活動中的互動與連結中,促成跨文化溝通理解、開啟同學們的哲學視野。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姓名

    現職

    日期

    講題

    王華

    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9/27

    10:10-12:00

     Introduction: China in the Axial Age

    鄧小虎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10/4

    10:10-12:00

     Invited Talk: 為己與成人:先秦儒學和現代世界

    Anna Sun

    Duke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of religious studies

    10/18

    9:00-11:00

     Invited Talk: Sacred Logic: Making Sense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 Rituals

    Bryan Bruya

    湖南岳麓書院哲學特聘教授

    10/25

    10:10-12:00

     Invited Talk: Confucian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陳祖為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11/1

    10:10-12:00

     Invited Talk: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現代重構: 以民主政制為例

    Sungmoon Kim金聖文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11/8

    10:10-12:00

     Invited Talk: “Confucian Dignity, Political Rights, and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賴錫三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11/15

    10:10-12:00

     Invited Talk: 道家對道德與禮儀的批判性反思:從分析心理學和象徵人類學談起

    鄭凱元

    陽明交通大學心智研究所教授

    11/22

    10:10-12:00

     Invited Talk: 莊子哲學的當代意義:自我,時間,與救贖

    王華

    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11/29

    10:10-12:00

     Conclusion: 中國古典思想的現代意義

     

     

     

    課程開放旁聽,請注意課程公告相關訊息。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作業30%;上課提問與討論40%;書面報告30%

    1. 課前閱讀與提問作業:每次課前請先完成指定閱讀,並針對其內容提出一個問題。
    2. 課堂提問:每次課程請至少準備一個問題,向講者提出討論。
    3. 書面報告:課程結束後兩週內繳交,3000字以上。請依據學術論文格式撰寫,內容應與本課程閱讀與演講內容相關,並提出自己的評論與反思。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 Michael Puett and Christine Gross-Loh, The path: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2016.
    • JeeLoo Liu,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ancient philosophy to Chinese Buddhism. Blackwell Publisher, 2006
    • Wing-Tsit Chan,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 其他講者推薦閱讀資料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