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跨媒體識讀

Course Name: Cross Media Literacy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8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我們不知道是誰發現了水,但肯定不是魚。」這句經典名言出自於知名的傳播學者麥克魯漢,他認為,魚每天生活在水中,被水包圍著,不知道早已全身溼透,如同被媒介及其產製資訊所包圍的閱聽人,不知不覺被媒體影響著對於外在世界的認知與看法。

 我們置身於媒體的時代!當今的資訊傳播和媒體生態,隨著社會變遷及新科技的發展迅速改變,複合的媒體環境形塑多樣風格的媒體訊息,對於閱聽人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然而,媒體這所隱形的學校,大眾天天從媒介獲得資訊,卻感覺不到這套課程。

 正因為如此,培養獨立思考的媒體識讀能力更顯得重要,本課程將透過不同面向的分析,包括,媒體類型及傳播產業生態、數位匯流及數位轉型、解構閱報率及收視率的數字迷思、OTT影音平台崛起、廣告與置入性行銷、電商與大數據、微電影與故事行銷、影視IP及泛娛樂的發展趨勢,循序漸進協助同學們理解媒體產製流程及背後的運作邏輯,並具備思辨、反思及解構訊息的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媒體相關知識強調的是「活學活用」,且授課老師長期從事媒體實務工作,因此,課程針對媒體產業的分析,讓同學們能夠廣泛認識電視、網路、廣播、報紙、雜誌、電影、動畫、流行音樂等不同媒體類型的特性與功能,並說明收視率、網紅及流量變現、數位滙流、大數據等重要概念,思考當前媒體生態的嚴峻挑戰及轉型。

     

     同時,本課程強調案例的分析與討論,結合國內外的新聞、影視作品,反思文本背後的脈絡及框架,並強調議題導向的重要性,希望培養閱聽人觀看媒體及傳播現象的多元視野。

     

     由於IP發展及行銷已成為產業趨勢,本課程會說明IP及娛樂經濟的多元形式,並邀請實務界人士進行專題演講,並搭配電影(或紀錄片)的觀看,並且針對國內外廣告獎、新聞攝影獎、影展的得獎作品進行文本分析,讓同學們更多元去「閱讀」、「思考」影像。

     

     此外,本課程也將以整合行銷、故事行銷的觀點,綜合探討新聞、公關、廣告、品牌、置入性行銷在媒體實務的運作。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課程說明,並強調「整合」在傳播領域的重要性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透過近幾年超級盃的案例分析,「整合」新聞、公關、廣告、行銷不同領域

    3.0

    4.5

    2

    傳播的正反功能

    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9)。《批判的媒體識讀》,新北市:正中書局。

    確認選課名單,並進行分組

    3.0

    4.5

    3

    近十年媒體使用行為的趨勢,與廣告量消長

    2020台灣媒體白皮書

    針對媒體產業趨勢圖表及數據,進行分組討論

    3.0

    4.5

    4

    平面媒體的困境與轉型,分析發行量、閱報率調查

    黎智英(2011)。《生意 :黎智英如何打造大眾商品》,台北:商周。

    說明一週媒體使用行為的作業規定

    3.0

    4.5

    5

    觀看《蘋果的滋味》,並思考狗仔八卦與煽色腥的爭議,以及媒體集團化與反媒體壟斷

    2015.10.16.(維京人酒吧)你知道臺灣媒體即將掌握在三個人手中嗎?

    播放影片,並撰寫觀影心得

    3.0

    4.5

    6

    分析網路媒體的經營與定位,說明直播與網紅經濟

    2017.10.(商周1563期)看數位霸權如何破壞既有商業

    分組討論YouTube公布2020年十大點擊數最高的影片

    3.0

    4.5

    7

    收視率宰制下的電視亂象,以及廣告置入爭議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

    解讀收視率報表

    3.0

    4.5

    8

    OTT影音平台發展趨勢

    江亦瑄等著,劉幼琍主編(2017)。《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台北:五南

    期中報告說明

    3.0

    4.5

    9

    期中報告

    同學上台報告

    分組報告

    3.0

    4.5

    10

    數位匯流與數位轉型

    彭芸(2015)。《「後」電視時代 : 串流、競合、政策》,新北市:風雲論壇。

    分組討論

    3.0

    4.5

    11

    大數據與電子商務,並以中國BAT為例,分析新零售的趨勢

    劉幼琍主編(2016)。《大數據與未來傳播》,台北:五南。

    分組討論:近三年1111光棍節的行銷策略與營收

    3.0

    4.5

    12

    透過微電影思考如何「說故事」打動人心,並反思傳播本質從「宣傳」到「說服」的轉變

    2015.07.(動腦471期)20大精彩故事行銷

    微電影案例分析及討論

    3.0

    4.5

    13

    影視IP的趨勢及其故事基礎

    吳聲(2016)。《打造超級IP:網路時代分眾社群經營、內容行銷、流量變現的全新商業模式》,台北:高寶。

    分組討論:希臘羅馬神話的原型及當代影視作品

    3.0

    4.5

    14

    專題演講:城邦出版總經理林福益分析「出版IP及暢銷書的DNA」

    黃葳威(2014)。《數位出版傳播生態》,新北市:揚智文化。

    專題演講

    3.0

    4.5

    15

    IP案例分析:迪士尼與漫威、日本動漫

    2015年12月,《天下雜誌》,<最恐怖的娛樂帝國,迪士尼如何買下你的童年>

    從《全球瘋樂高》紀錄片,探討專利與授權的重要性

    3.0

    4.5

    16

    華人IP及娛樂經濟的趨勢

    Harold L. Vogel著 ; 陳智凱,鄧旭茹編譯(2008)。《娛樂經濟》,台北:五南。

    期末報告說明及提報題目

    3.0

    4.5

    17

    期末報告

    同學上台報告

    分組報告

    3.0

    6.0

    18

    期末報告

    同學上台報告

    分組報告

    3.0

    6.0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20%

    其他: Others: 演講、影片欣賞、分組報告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出缺勤、課堂參與30%

    學習單及心得30%

    期中報告20%

    期末報告2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黃葳威(2012)。《數位時代資訊素養》,新北市:威仕曼。

     

    2.劉幼琍主編(2016)。《大數據與未來傳播》,台北:五南。

    3.江亦瑄等著,劉幼琍主編(2017)。《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台北:五南。

    4.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

    5.彭芸(2015)。《「後」電視時代 : 串流、競合、政策》,新北市:風雲論壇。

    6.吳聲(2016)。打造超級IP:網路時代分眾社群經營、內容行銷、流量變現的全新商業模式》,台北:高寶。

    7.Harold L. Vogel著 ; 陳智凱,鄧旭茹編譯(2008)。《娛樂經濟》,台北:五南。

    8.翁秀琪主編(2004)。《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 : 巨流。

    9.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1.蘋果、聯合、自由、中時、風傳媒、端傳媒、關鍵評論網、苦勞網、TVBS、三立等新聞網站。
    2.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
    3.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pnn.pts.org.tw/main/。
    4.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s://www.feja.org.tw/。
    5.各大學的校園媒體、電子報,例如,政大大學報、世新小世界周報、文化一周、輔仁大學的教學實驗媒體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