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創新星是已在學務處住宿組—新生書院下,運作了一學年的計劃。本課程著力的目標是,培養台灣文創領域人才。近年文創在台灣蓬勃發展,各地紛紛設立了許多文創園區,假日也經常能看文創市集,許多東西只要冠上「文創」兩字,似乎都變得很有質感。然而,我們亦發現了這波文創熱潮所造成的問題,許多項目打著「文創」的名號,但其實既沒有創意,更缺少文化意義,因此我們希望透過課程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對「文創」的想像,不再只是停留在文創市集。透過年輕學生的創意,以及課程給予的資源,改造合作單位,讓大眾因為學生們的宣傳,認識更多具有人文意義的單位與計劃。
能力項目說明
學習目標:
本課程希望學生能
1.了解文化創意產業現況與知識
2.從發想到執行,完整的體驗文創的發生過程
3.透過討論,學習團隊溝通、獲得不同面向的觀點
4.將所學應用生活之中,並對未來職涯規劃有所幫助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 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 與 作業 |
學習投入 時間 |
|
課堂 講授 |
課程 前後 |
||||
1 |
文創產業介紹——基礎 |
了解智慧財產基本概念。 |
由郭秋雯老師分享台韓文創產業現況與想像。 |
2 |
3 |
2 |
小組討論:反思與發想 |
對文創的想像 |
互相分享對文創的想像。 小組共同繪製心智圖海報 |
2 |
3 |
3 |
文創產業介紹——進階 |
了解智慧財產的應用 |
由業師韓佳宏老師介紹文創智慧財產的應用。 |
2 |
3 |
4 |
單位參訪 |
合作單位參訪 |
至合作單位參訪,並了解該單位文化與歷史。 |
2 |
3 |
5 |
講座課程:展覽策劃的秘密 |
認識文創展覽 |
請林宜標(時藝多媒體總經理)分享台灣各文創園區的合作與觀察。 |
2 |
3 |
6 |
小組討論:反思與發想 |
學習成效檢討 |
同學分享目前的反思學習心得,並調整學習步調。 |
2 |
3 |
7 |
小組討論:反思與發想 |
創意發想工具 |
同學分組介紹創意發想的工具(如Brainstorming、六頂思考帽等)並讓同學實作練習 |
2 |
3 |
8 |
講座課程:新興市場-展覽產業 |
認識文創展覽 |
了解展覽產業的實務運作以及展覽產業需要的能力。 |
2 |
3 |
9 |
小組討論:反思與發想 |
分組討論與提案發想 |
分組討論與提案並上台發表,由業師韓佳宏先生給予專業意見。 |
2 |
3 |
10 |
小組討論:反思與發想 |
分組討論與提案發想 |
分組討論與提案並上台發表,由業師韓佳宏先生給予專業意見。 |
2 |
3 |
11 |
講座課程:文創與其他產業結合 |
了解文創與體育產業的結合。 |
介紹文創在體育休閒產業領域的運用,包含運動場館活化、運動文創設計。 |
2 |
3 |
1 |
講座課程:文創與其他產業結合 |
了解文創與藝術產業的結合。 |
介紹文創在藝文產業領域的運用,包含藝文展覽、地景藝術創作。 |
2 |
3 |
13 |
單位參訪 |
向合作單位提案提案 |
向合作單位提案,並收集提案反饋意見。 |
2 |
3 |
14 |
小組討論:反思與發想 |
分組討論與提案發想 |
針對合作單位意見分組討論與修正提案並上台發表,由業師韓佳宏先生給予專業意見。 |
2 |
3 |
15 |
講座課程:文創與其他產業結合 |
了解文創與餐飲產業的結合。 |
介紹文創在餐飲產業領域的運用,包含餐飲創新、餐館主題設計。 |
2 |
3 |
16 |
小組討論:反思與發想 |
分組討論與提案發想 |
針對合作單位意見分組討論與修正提案並上台發表,由業師韓佳宏先生給予專業意見。 |
2 |
3 |
17 |
單位參訪 |
向合作單位提案提案 |
針對上次提案反饋意見,修正提案。 |
2 |
3 |
18 |
成果發表會 |
期末成果展現 |
同學分享一學期自主學習心得,並發表針對合作單位設計之最終提案成果。 |
2 |
3 |
成果評量方式:
出缺席:一學期請假超過三次,該項成績零分
平時作業:只要完成即算分
講座及參訪參與度:每次都出席可得15分,問一個問題得5分(以此類推,滿分30)
小組討論:全由學生互評與自評
二、期末成果30%
期末成果:授課老師10%、學生互評自評10%、其他師長與合作單位10%
80分之標準
平時作業皆準時完成
請假不超過三次
講座與參訪皆出席並至少問一個問題
小組討論認真參與
認真參與籌備期末成發
60分之標準
平時作業皆準時完成
請假小於五次
講座與參訪皆出席
參與小組討論
參與籌備期末成發
若同組其他組員皆退出課程,則剩下的同學合併他組,先前表現仍會納入評量。
三、成果發表:
1.「成果展示」的進行形式及評量方式。老師、業師、同學、參與同學是否都參與評分?
舉辦成果發表會,邀請合作單位及校內其他師長與同學。並請參與來賓給予建議
2.學生個人學習歷程如何呈現?應對外說明個人學習歷程,建議做為評量標準之一。
學生透過照片、影片、文字等方式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亦將納入評量。
無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