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科技與人文社會

Course Name: Technology and Human Society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1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提供「科技與人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 領域的概論。STS 是一個正在發展,但對於人類的發展與進步有著顯著影響力的學科。STS 主要在探索科學、科技及社會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與傳統科學不同的是,STS 並沒有特定標準答案,或在回應科技/科學是好或不好的問題,STS 更強調的是社會、政治、文化、物質條件如何形塑科技/科學產物,甚至如何影響社會。

欲修習本課之學生必須主動、積極地參與課程討論,不論是在課堂上的發言,或是每堂課必須繳交的發言單,透過聽、說、讀、寫、想的修煉,學生必須對於授課內容、同儕學習、課前閱讀進行反思,以形成自己的論述及觀點,以達到通識教育的目的。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透過本課程,預期學生能在學期末達到下列目標:

    1. 熟悉科技的範疇與類型,存在與更替。
    2. 了解科技與人文社會間的互動,科技的發展是如何受到哪些社會機構及環境的制約,科技又如何形塑目前的人類行為、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
    3. 認識科技與社會、政治、歷史、倫理、生活、環境及生態等領域的關係及互動的相關問題。
    4. 在知識社會中,個人及組織如何在各種科技脈絡下學習與創新,是否有可能轉型至智慧、非物質的新典範。

    修課學生將能達到下列學習成效:

    1. 了解科技與人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
    2. 如何從科技找尋人性,從人性觀察科技的發展;
    3. 社會科學與科技形塑之間有何關係;
    4. 學習接受多元觀點,並隨時進行反思。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請見附件課程大綱。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它: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課程貢獻及討論品質:40%,參與討論的積極度與貢獻度 (含課堂發言單、被引用次數、助教討論課參與度及品質、同儕互評)。
       
    2. 期中小組報告:25%,以小組上台簡報方式呈現,並繳交5,000字內之書面報告(附上小組分工表);請使用學術引用格式,抄襲者一律以零分計算。
      繳交日期:2020年4月28日口頭報告當天,a) 請各組派代表於當天中午11:59前上傳書面報告PDF檔案(不超過5,000字、參考文獻不列入計算)及簡報PPT檔案至WM5數位平台,b) 請各組列印2份簡報PPT紙本於當天上課時繳交。逾期遲交者以零分計算。
       
    3. 個人報告:10%,書面報告 1,200 字內(參考文獻不計),請從下列兩主題中擇一撰寫,使用學術引用格式,抄襲者一律以零分計算。繳交期限:2020年5月26日中午11:59前,請上傳個人報告PDF檔案至WM5數位平台,遲交者一律以零分計。
       
    4. 期末小組報告:25%,以小組上台簡報方式呈現,並繳交5,000字內之書面報告(附上小組分工表);請使用學術引用格式,抄襲者一律以零分計算。
      a) 主題繳交日期:2020年4月7日上課時繳交。
      b) 初稿繳交期限:2020年5月12日中午11:59前,請各組派代表上傳初稿PDF檔案至WM5數位平台,初稿為1,200字內(參考文獻不計),包含報告主題、架構、各章節摘要等。
      c) 簡報繳交期限:2020年6月16日中午11:59前,請各組派代表上傳簡報PPT檔案至WM5數位平台,並請各組列印2份簡報PPT紙本於當天期末報告時繳交。
      d) 定稿繳交期限:2020年6月23日晚上23:59前,請各組派代表上傳書面報告PDF檔案(不超過5,000字、參考文獻不列入計算)至WM5數位平台,遲交者一律以零分計。
       
    5. 總缺席數超過 2 次(包含請假、曠課等),學期成績將以零分計算。事病喪公假請依照學校程序請假,惟公假請假不計入缺席次數。
       
    6. 特殊情況:若因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須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而請假者,請提供相關證明,亦不計入缺席次數。但無法到課的課程,須閱讀當週次材料並完成一篇個人心得報告1200字,於恢復課堂上課時繳交,如缺課兩週就繳交兩篇,以此類推。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主要書目:

    1. 陳恒安、郭文華、林宜平著,《科技渴望參與》,群學出版,2009。
    2. 教師自編教材。

    其他教材:

    1. C. P. Snow 著,林志成、劉藍玉譯,《兩種文化》,城邦文化,2000。
    2. Charles Perrow 著,蔡承志譯,《當科技變成災難》,商周,2001。
    3. Daniel Yergin 著,薛絢譯,《石油世紀》,台北市:時報,1991。
    4. Edward Tenner 著,李佩芝譯,《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時報,2004。
    5. Edward Tenner 著,蘇采禾譯,《科技反撲》(Why Things Bite Back),時報,1998。
    6. E.  F.  Schumacher  著,李華夏譯,《小即是美: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立緒文化,2000。
    7. Keller, Evelyn F. 著,唐嘉慧譯,《玉米田裡的先知:異類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克》,天下,1995。
    8. Kirstin Dow、Thomas E. Downing 著,王惟芬譯,《氣候變遷地圖》,聯經,2012。
    9. Jeffrey Robinson 著,廖月娟譯,《一顆價值十億的藥丸:人命與金錢的交易》,時報,2002。
    10. John Davis 著,宋偉航譯,《綠色企業 : 永續經營新趨勢》,天下文化,1992。
    11. Jon Turney 著,張雨青、洪萍凰譯,《誰怕科學怪人?》,新新聞,2002。
    12. Paul R. Gross、Norman Levitt 著,陳瑞麟、薛清江譯,《高級迷信》,新新聞, 2001。
    13. Robert Park 著,周夢曄譯,《我們上了科學的當》,小知堂文化,2001。
    14. Nicholas G. Carr 著,杜默譯,《IT 有什麼明天?》,大塊文化,2004。
    15. Nicholas G. Carr 著,楊柳譯,《被科技綁架的世界》,行人文化,2016。
    16. Lawrence K. Altman 著,潘震澤、廖月娟合譯,《誰先來?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的醫生》,天下遠見,2000。
    17. 台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著,《科技渴望社會》,群學,2004。
    18. 台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著,《科技渴望性別》,群學,2004。
    19. 李蕙蓁、謝統勝著,《德意志製造》,時報,2008。
    20. 李維斌,臺北智慧城市的推動。
    21. 林文源、楊谷洋、陳永平、陳榮泰、駱冠宏編著,《科技/社會/人:STS 跨領域新挑戰》,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22. 林文源、林宗德、楊谷洋、程惠芳主編,《直擊公民參與的第一現場 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
    23. 吳鄭重,《廚房之舞》,聯經,2010。
    24. 吳易叡《誰搭建的誑言的平台?賀建奎基因編輯風波的另一種讀法》,端傳媒。
    25. 黃惠鈴,《如何善終:全球都在學習的觀念改造》,天下雜誌,560 期,p. 100-124,2014。
    26. 溫肇東、吳豐祥、蔡政安,《矽谷產業群聚的演化與特色》。
    27. 藤垣裕子編,王珮瑩譯,《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群學,2014。
    28. David Edgerton 著;李尚仁譯,《老科技的全球史》,讀書共和國,2016。
    29. 宮本顯二、宮本禮子著;高品薰譯,《不在病床上說再見》,啟示,2017。
    30. 門田隆將著;張明敏譯,《見過死亡深淵的人:福島核電廠員工奮戰 500 天紀實》,圓神,2015。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