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台灣民俗實務:調查與展示

Course Name: Taiwan Folklore Practical Works: Field Study and exhibitio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課程旨在帶領同學認識臺灣重要的生命禮俗與節慶民俗,理解其內涵與源流發展,且透過實際的田野調查與展示規劃,培養相關的觀察分析與資料應用能力。課程內容可分為三大主軸,第一部分為「學理課程」,主在介紹臺灣禮俗的內涵,兼及相關的食、衣、住、行等習俗或禁忌,試圖由小見大,對於這些節俗有更全面的認識;第二部分為「調查課程」,由教師帶領同學進行田野調查(field study,實地考察),讓同學實際蒐集與紀錄相關民俗文物或活動,更深刻了解這些活動的義涵及民間文化與民眾思維方式,進而探索它在當代社會面臨的處境與問題;第三部分為「展示課程」,將邀請圖檔所、科智所教師協助教學,帶領同學整理以及規畫展示課程蒐集的文物、圖像等材料,包括建立完整的資料檔案、展覽空間設計、撰述展示說明文案或專輯、展場導覽等。由於課程涉及多項專業知識與實務能力,因此在課程外還將舉辦兩次工作營,第一次係針對田野調查的前備知識與實務能力,第二次則針對博物館展示的專業技能,藉此加強同學的跨領域知識與知識應用能力。換言之,本課程可分為前後兩部份:前端的學理與調查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民俗知識與實務調查的專業能力;後端則重視如何展示、呈現相關資料成果的應用能力,期透過兩端的配合,讓學生能有更完備的跨領域知識與應用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課程目標

    1. 認識臺灣重要民俗及其內涵。
    2. 理解臺灣民俗的源流與發展變化,思考其在當代的處境與意義。
    3. 學習民俗學的理論及其在現代學術史的發展。
    4. 實際進行田野調查,更深刻體驗臺灣民間文化,拓展知識視野。
    5. 輔助修習博物館展示課程,實際進行展場規畫、成果展示與現場導覽等工作,強化學生跨領域知識與知識應用能力

     

    學習成效: 
     1.帶領學生認識與理解傳統禮俗的形式與內涵。 
    2.訓練學生書寫及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批判、反思精神。 
    4.培育學生跨域應用能力,規畫與籌備實質的文物展覽與相關活動。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第一週 課程說明及介紹(3) 
    第二週 臺灣民俗概論:禮、俗與禁忌(閱讀《中國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學的路徑》)(3+2) 
    第三週 臺灣民俗面面觀(閱讀《中國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學的路徑》)(3+2) 
    第四週 民俗學與田野調查:從看熱鬧、看門道到登堂奧(閱讀《民俗調查手冊》、《實地考察與戲曲研究》)(3+2) 
    第五週 田野調查實例示範(綜合座談:文山地區發展史與產業概況)(3+3) ﹝第一次工作坊﹞
    第六週 田調調查實例示範(實地考察:文山地區的茶產業與尪公信仰)(3+4) 
    第七週 田野調查與成果展示(撰寫調查紀錄表與初步成果)(3+4)
    第八週  臺灣的節慶民俗:祝壽典禮與獻戲(實地考察:廟會遶境)(3+4) 
    第九週 臺灣的節慶民俗:神明聖誕慶典(遶境陣頭)(3+4) 
    第十週 臺灣的生命禮俗:生育與婚嫁習俗(閱讀《臺灣人的生命禮俗》)(3+2)
    第十一週  臺灣的生命禮俗:壽慶與喪葬習俗(閱讀《臺灣人的生命禮俗》)(3+2)
    第十二週 臺灣的年例性節俗:年節、端午、中秋與三元節(3+3)﹝第二次工作坊﹞ 
    第十三週 調查成果報告與展示規畫(期末成果展覽規畫課程)(3+4) 
    第十四週 場地布置、導覽訓練與宣傳(3+3)
    第十五週 場地布置、導覽訓練與與宣傳(3+3)
    第十六週 展示與導覽(3+3)
    第十七週 展示與導覽(3+3) 
    第十八週 期末考核(3)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5%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它: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本課程採精讀文本的方式,請同學務必於課前閱讀相關作品,配合上課時的討論。若有任何問題,可寫信與教師討論,E-mail:kch@nccu.edu.tw
    2. 修課學生每四至五人為一組,每組依照教師規畫選擇一項專題進行實際的田野調查,於期末報告調查成果以及參與成果展示規畫(報告可採書面、PPT、行動劇等各種方式)。
    3. 上課採隨機抽點方式,無故缺席三次以上扣考;上課無故遲到或手機鈴響扣學期總分1分,請同學務必遵守相關規定。

     

    (二)評分標準:

    本課程將依下列四個項目進行評分: 
    1.小組調查成果與展示規畫:40%。 
    2.閱讀筆記:20%,請修課學生針對各課程主題或延伸閱讀,撰寫一份800左右的劄記,共計三次) 
    2.平時表現:20%(包括出席、上課討論等) 
    3.期末測驗:20%。 



    【小組報告成果與展示規畫評量尺規】 
    小組調查成果需針對所調查主題進行口頭報告及撰寫一篇相關的報導文學,評分原則如下: 
    空白或缺交者:0-10分 
    內容貧乏,條理紊亂;口頭報告不熟悉內容與延誤課程時間者:11-60分 
    內容粗疏,條理鬆散;口頭報告未能精準掌握內容與時間者:61-80分 
    內容充實,條理清晰;口頭報告主題明確、時間掌控精準者:81-100分 

    展示規劃部分: 
    空白或缺交者:0-10分 
    文案內容貧乏,未能清楚把握空間規劃與展示需求者:11-60分 
    文案內容粗疏,僅能約略把握空間規劃與展示內容者:61-80分 
    文案內容明確,清楚掌握空間規劃與展示內容與目標者:81-100分 



    【閱讀筆記評量尺規】 
    本課程必須繳交至少3篇個人研讀札記: 
    空白或缺交、文不對題者:0-10分 
    僅提出1至札記,或內容貧乏,條理紊亂者:11-60分 
    僅提出2篇札記,或內容單薄,條理鬆散者:61-80分 
    能提出3篇以上札記,或內容充實,條理清晰者:81-100分 
    未準時繳交書面成果者,依情節輕重程度酌予扣分。 

    【平時表現評量尺規】 
    本課程重視課堂參與和討論,評分原則如下: 
    缺席4次,未參與課堂討論者:0-30分 
    缺席3次,不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者:31-60分 
    缺席2次,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者:61-85分 
    全學期無缺席紀錄,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者:86-100分 


    【期末測驗評量尺規】 
    本課程之期末測驗,採申論題型進行筆試。評分原則如下: 
    空白或文不對題者:0-10分 
    敘述錯誤,舉證不足,條理紊亂者:11-60分 
    敘述大致正確,內容尚可,舉證薄弱,條理鬆散者:61-80分 
    敘述正確,內容充實,舉證充分,條理清晰者:81-100分 


    前述各項評量尺規及細節,以課堂上正式公布為準。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 陶立璠:《民俗學概論》,北京:中央民族,1987。
    2. 烏丙安:《中國民俗學》(新版),瀋陽:遼寧大學,2002六刷。
    3. 烏丙安:《民俗學原理》,瀋陽:遼寧教育,2001。
    4.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杭州:浙江人民,1990二刷。
    5. 鍾敬文:《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2003七刷。
    6. 潛明茲:《民間文化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2006。
    7. 高丙中:《中國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學的路徑》,北京:北京大學,2010。
    8. 劉錫誠:《象徵:對一種民間文化模式的考察》,北京:學苑,2002。
    9. 李道和:《民俗文學與民俗文獻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
    10. 李道和:《歲時民俗與古小說研究》,天津:天津古籍,2004。
    11. 高國藩:《敦煌俗文化學》,上海:上海三聯,1999。
    12. 劉曉峰:《東亞的時間:歲時文化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13. 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8三刷。
    14. 林美容編集:《白話圖書臺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臺北:台灣書店,2007。
    15. 王詩琅 著,張良澤 編:《艋舺歲時記:台灣風土民俗》,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
    16. 柯基良發行:《台灣民俗大展.2008》,宜蘭: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8。
    17. 黃文博:《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臺北:常民文化,2000三刷。
    18. 黃文博:《南瀛歷史與風土》,台北:常民文化,1996二刷。
    19. 李豐楙 總編纂,李豐楙、謝宗榮、李秀娥、黃基鴻 撰文:《臺南縣地區王船祭典保存計畫:臺江內海迎王祭》,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6。
    20. 李豐楙總編輯:《行業神信仰文化展》,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21. 趙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國現代民俗學思想史論(1918〜1937)》,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9。
    22. 周星主編:《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上)(下),北京:商印務書館,2006。
    23. (美)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盧曉輝編譯:《民俗解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24. (英)弗雷澤(Sir James George Frazer, 1854-1941),童煒鋼 譯:《《舊約》中的民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25. 周志煌:《民族的想像與現代性的追求──中國現代民俗研究的歷史意義(一九一八〜一九三七)》,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2。
    26. 戴文鋒:《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台灣民俗學──以《民俗台灣》為分析場域》,嘉義: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9。
    27. 苑利 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民俗理論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28. 苑利 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社會民俗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29. 苑利 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信仰民俗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30. 苑利 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物質民俗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