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r / Semester 102學年度第1學期 Fall Semester, 2013
開課單位 Course Department 社會二 Sophomore Class of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課程名稱 Course Name (中 Ch.)大眾文化論 (英 Eng.)An Introduction to Popular Culture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李衣雲 LEE I-YUN
職稱 Title 專任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學分數 No. of Credits 2.0
修別 Type of Credit 選修 Elective
先修科目 Prerequisite(s)
點閱核心能力分析圖與授課方式比例圖
課程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大眾文化在台灣的社會學中被視作一個對象、納入研究範疇,是近期的事。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大眾文化卻具備了各種不同的作用與意義。
本課程目標即在於能透過課程的安排,讓同學們理解大眾文化在社會學中的位置與論述脈絡,並更進一步理解文化研究的方法與思考體系。

課程大綱 Course Description

以Dominic Strinati所著的《概述通俗文化理論》(2009)一書為主,介紹齊美爾、法蘭克福學派、結構與後結構主義等各體系的大眾文化理論。
藉此讓學生理解不同的時代、不同社會背景與不同的角度,所謂的「大眾文化」是如何被定位、認識與分析。
各理論的講述中,亦會加入具體的大眾文化分析例,例如大眾小說、漫畫、流行時尚、音樂等,讓同學們不會感到太過艱澀。

上課進度 Class schedule

第1週 概論
第2週 古典理論:馬克思的大眾文化、齊美爾的流行文化論(大都會、美學、性別、金錢)
第3-6週 法蘭克福派
分析主題 大量生產的大眾文化=低俗?
第7-10週 結構與後結構主義:李維史陀、波爾迪厄
分析主題 漫畫的社會位置的變化
第11-14週 符號學與讀者反應理論
分析主題 大眾小說與類型小說
第15-16週 性別
分析主題 羅曼史、言情小說與BL小說/漫畫
第17週 小結

**教學進度會依上課情況而有調整**

教學方式 Teaching approach

教師講授
多媒體教材

教學助理工作項目 Teaching assistant tasks

監考與收集資料

課程要求/評分標準 Course requirements/Grading standards

平時成績(30%,含出席率與報告)
期末考成績(70%)

**上課不定時抽點,一次不到扣3-5分不等。

參考書目 Textbook & references

教材:
Dominic Strinati,《概述通俗文化理論》,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2009。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 》,臺北市 : 巨流, 2003。

參考用書:
Georg Simmel,《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2001。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2001。
約翰⋅菲斯克(John Fiske)著; 陳正國譯,《瞭解庶民文化》,台北市 : 萬象, 1993。
Edwards, Tim,《文化理論 : 古典與當代》,新北市 : 韋伯文化國際, 2011。


**延伸閱讀將於課堂中不時公佈。

參考相關創作作品
萩尾望都,《天使心(トーマの心臓)》,台北:尖端。
明毓屏,《高雄故事.東京再見 壹~肆》,台北:蓋亞,2010。
黃佳莉,《守護‧靈touch》,台北:東京,2010。
AKRU,《北城百畫帖》,台北:蓋亞,2010。
林莉菁,《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Ⅰ 縫上新舌頭》,台北:無限出版,2012。
林莉菁,《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Ⅱ 惡夢醒來》,台北:無限出版,2012。
陳中寧,《台北高校物語》,台北:前衛,2013。
簡嘉誠,《時空鐵道之旅》,台北:蓋亞,2013。
《CCC創作集》VOL.1-12,台北:蓋亞。

課程相關連結 Course related links

本課程附件 Course attachments